淀粉加“伟哥”,卖出200倍暴利!4年购买者逾5000人,最大92岁
更新时间:2022-11-15 09:30:07 浏览次数:

  今年2月以来,眉山市公安机关在省厅食药环总队的组织指挥下,打掉一个自2018年以来,长期盘踞在四川、重庆、河北、安徽、河南、江苏等地针对老年群体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的养老诈骗犯罪团伙。

  该线索后,丹棱县公安局立即组织警力展开侦查,逐步梳理出一个以四川眉山籍男子辜某某、盐亭籍男子蒋某为首的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团伙。2022年2月28日,警方对该案立案侦查,并将相关情况上报眉山市公安局。

  该案被公安部列为挂牌督办案件;7月,该案被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公室列为督办案件。该案系眉山建市以来公安机关破获最大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并实现“全环节、全要素、全链条”的打击目标。目前该案已侦查终结。

  嫌犯蒋某生产的部分“假药丸”

  警方介绍,该团伙使用西地那非加上淀粉、食用色素等搅拌均匀制作保健品,印制精美包装,针对男性老年人的需求,虚构名贵中草药虚假说明书,夸大功效进行大肆宣传,使成本价不足0.05元的“药丸”,批发价0.5-2元每颗,末端销售高达5-10元每颗,从中获取暴利,最高超过200倍利润。

  通过调查,4年来,川渝地区涉及购买人员逾五千人。案发后,许多受害者回避购买过此“药丸”,但也有人表示,食用“药丸”后感到身体不适,引发心血管方面的疾病。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通过侦查发现,购买这些药的绝大部分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最大年龄92岁。

  目前,相关嫌疑人已移送起诉。

  丹棱警方表示,下一步,将加大对涉案食品药品的追查力度,全力追赃挽损,坚决斩断伸向养老钱的黑手,最大限度消除社会危害,为广大老年人安享晚年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主犯有前科,将女经销商发展为情人

  今年50岁的主犯蒋某于2014年和2018年均因同类犯罪两次被警方打击处理过,出狱后,不思悔改的他利用之前建立的网络,拉上同学等人重操旧业,在外地进购原料,租下仓库售假。

  主犯蒋某的“生产基地”

  在蒋某租下的仓库周围,有一个商店,蒋某常去买东西。和店主熟悉后,蒋某开始聘用店主女儿汪某为其看管仓库,随后将汪某发展成销售商,最后又将汪某发展为情人。“被抓获时,汪某当销售商时投入的钱,还没赚回来,相当于是人财两失。”

  蒋某落网后,其哥哥十分感慨:“他第一次犯罪后我们用心劝返;第二次犯罪后,我们贴心感化他;但这一次,我们伤心死心了。”

  蒋某也用“实际行动”证实了其哥哥所言,落网时,他利用假身份、假地址妄图迷惑民警。

  洗衣机内也藏着“假药丸”

  不过,在办案过程中有许多离奇的地方。比如当民警查证蒋某一起价值数千元的交易后,蒋某却提出用三万元来贿赂民警,企图取保候审蒙混过关。

  民警称,正是蒋某的这一举动,引起了民警的警觉,才有了后来案情水落石出。

  但是,即便证据确凿,蒋某依旧拒不认罪。当他得知其情人汪某也落网后,自知瞒不住了,情绪变得很激动,甚至不惜以自残来对抗民警。最后,在诸多证据面前,蒋某不得不低下头。

  虽然案件告破,但依旧有悬念留在民警脑海中:蒋某全身七成以上的皮肤被烧伤过。面对民警的询问,蒋某自称,这是他在德阳某工厂上班时,在火灾里连救三人所致。后来前妻与其离婚,之后,他才走上此路。

  但蒋某在德阳何时何地救出何人?对此,民警多次询问,蒋某均未作答。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