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篇对市场思考的《2023年的A股,像极了2013年》阅读量10万+了。在关键时刻,这篇系统性地将当前市场环境,与2013年得出对比,凝聚了共识,对短期市场走势起到了一定影响。 实际上,过去两年,我们对市场的预判一贯观点鲜明,体现出了较好的前瞻性和精准性。比如: 1)2021年暴风雨中,我们经受住了市场检验,精准预测到了房地产黑天鹅、核心资产历史大顶和能源荒等,这在市场上几乎独具一旗帜; 2)我们对2022年的股市预判也非常准确,几乎每一次都预判了市场的方向,再次走在了曲线之前(图1)。我们力求每一个观点可以追溯、可验证,逻辑、框架一致,确保交流具有基础。保持较高胜率,主要源于我们的周期视角、国际视野、敬畏之心和开放心态。 我们一直觉得,错了不可怕,应对永远比预测重要十倍。即便错了,只要讲清楚观点、假设和逻辑,可以帮助大家迅速找出预期与现实之间的“预期差”,更快更好地理解现实,做好预案。 图1、2022年,我们走在了曲线之前 站在当前,我们的观点仍然明确,基础情景下: 1)和2013年类似,2023年市场对基本面和周期走势,仍存在极端的“通缩”心态,和“谨慎”预期。某种程度上讲,比2013年更甚; 2)和2013年类似,政策稳健立场不变,定力不变,不要指望大水漫灌,和流动性宽松。政策只会着眼长远和大局,股市不要“C”位感太强,老是一厢情愿YY放水。 3)从自下而上行业周期看: 核心资产仍处于估值消化期,经济增速探底大环境下,核心资产景气仍受抑制,短期站上风口概率不高; 医药去年受疫情扰动,炒作一大波,短期休养生息。且经济大盘较为困难情况下,带量采购高压不减,短期很难出现景气反转; 新能源则是短期内,供需格局全面恶化,全面过剩。从基本面角度看,过剩最严重或许出现在2024年。股价不排除率先见底,但迅速反弹,缺乏基本面支撑。未来一两年,整个板块可能是底部震荡。 4)作为对比,TMT过去3年经历了大熊市,表现远远跑输核心资产和新能源(图2)。从博弈角度来讲,资金抱团一个板块,需要两个要件,意识,一是调整足够充分,里面没有机构筹码;二是风口足够猛烈,产生足够大的预期差,这两方面TMT和ChatGPT都具备了,类似于2013年。 图2、部分行业表现:白酒(黑)、太阳能(绿)、传媒(粉)和电子(蓝) 所以,我们的观点是: 1)各种主线中,ChatGPT和TMT是当仁不让的年度主题主线,另一条主线是中特估; 2)背风口中的核心资产、新能源短期仍面临资金流出压力,今年会是一个极致的风格切换; 3)由于政策稳健继续,没有2014-2015年的疯牛和泡沫行情,TMT和ChatGPT仍只是一个阶段性、结构性机会。早理解,受益;晚理解,买单; 4)参考2013年,短期TMT和ChatGPT或许会有调整,或许是上车机会,仍可能有一波机会。 5)大盘没有大的趋势性机会,选错了板块,风险依然较大。消费、新能源或许存在阶段性板块轮动机会,但在资金整体净流出下,很难有赚钱效应; 6)随着经济报复性反弹动能趋弱,下半年大盘下行压力或许会上升。 基础情景之外,应密切关注经济复苏情况、稳增长政策,海外经济周期,以及国际形势等,都可能对下半年股市走势及风格造成重要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