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委宣传部答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去年邀请媒体、大V创作推出微短剧、短等作品1万多件
更新时间:2025-05-15 01:26:35 浏览次数:

  5月14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中央网信办、安徽省委宣传部等部门介绍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有关情况。

  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钱三雄回答
 

  发布会现场

  
安徽推出网络红色故事作品4000多篇

  钱三雄回答首先是传统文化推陈出新。安徽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中华文化重要传承复兴地,孕育出徽州文化、长江文化、淮河文化、大运河文化、黄梅戏文化等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

  安徽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从文化视角、用网络载体不断提升安徽文化的辨识度和影响力。去年安徽邀请媒体、网络大V前往安徽采风,创作推出微短剧、短、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等作品1万多件,有力推动了安徽文化“出新、出圈、出彩”。

  其次是红色基因圈粉引流。安徽精心组织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制作推出的电视剧成为网络热播剧,“延乔路的尽头是繁华大道”等热点话题口口相传。

  与此同时,安徽连续举办7届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创新开展“千里跃进大别山”鄂豫皖主流网络媒体行活动,推出系列短、系列VLog等网络红色故事作品4000多篇,引导网民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再次是好人模范引领风气。目前,安徽有1759人荣登“中国好人榜”,数量居全国第一名。安徽发挥“中国好人”多的优势,深入实施争做中国好网民工程,打造“巾帼好网民”“职工好网民”“校园好网民”等多个品牌,在网上网下推动形成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

  
把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转化为高品质新媒体作品

  促进优质网络文化产品生产传播是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央网信办在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方面作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哪些打算?

  对此,中央网信办副主任杨建文表示,中央网信办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近年来,充分发挥网络传播优势,创新方法手段,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积极回应广大网民对优质网络文化产品的需求。有关方面主要工作用“四个一”来概括。

  一是打造一个品牌。中央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着力打造“何以中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品牌,截至目前,已经组织开展“何以中国·闽山闽水物华新”等9场活动。走进福建武夷山、山东曲阜、江苏扬州、陕西西安等地,将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与网络传播相结合,向世界展现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力量。

  二是聚焦一个群体。面向青年群体讲好故事,是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上传播的重要着力点。中央网信办用好年轻人聚集的网络平台,注重以短、动漫、互动活动等年轻人“看得进”的方式,大力弘扬主流文化、主流价值,引导青年网民从中华文化宝库中吸收精华、汲取力量。

  三是创新一种表达,把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转化为有意义的主题、有意思的表达、高品质的新媒体作品。中央网信办创新运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制作推出了等一系列微,加强传统文化的具象传播、创新表达,深入挖掘中华文明精神内涵,让中华文化以更加鲜活、更加生动的姿态呈现在网上。

  四是突出一个理念。坚持网上网下一体策划推进,用话题引关注,以活动带行动,吸引网民走进文明遗存,打卡文化地标,让网络宣传活动的影响力从线上延伸到线下,让大流量成为新增量,更好赋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下一步,中央网信办将持续擦亮“何以中国”品牌,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