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国际权威财经媒体英国杂志公布了“2025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在此次排名中,成都农商银行排名攀升至第194位,较上一年度上升6位。
英国杂志发布的“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至今已有55年历史,榜单排名主要考量的是各银行一级资本实力,反映了银行抗风险和利润增长的能力,是全球银行综合实力的标尺。
作为西部首家副省级农商行,成都农商银行近年来在“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中的排名不断跃升,从2021年的第231位,到2025年的194位,五年间累计上升了37位。这一令人瞩目的成绩背后,究竟蕴藏着怎样的“跃升密码”?
五年间,成都农商银行在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中的步步登高,与其高质量发展步伐相契合。
2020年6月,成都农商银行完成股权结构调整,回归市属国企序列。五年来,该行紧密围绕省市发展大局,不断增强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治理运营情况和内控水平均稳步提升,实现规模、效益与质量均衡协调发展。
2024年,成都农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83.50亿元、净利润64.7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86%、11.46%。截至2024年末,该行总资产达到9142.63亿元,同比增长9.72%,全国第五大农商行行业地位持续巩固,并在年中成为全国第四家资本类债项获得AAA信用评级的农商行。
从资产端看,成都农商银行不断强化国有企业和地方法人农商行担当,全力支持省市重大项目、重点产业、重要领域,2024年末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达到4875.69亿元,同比增长14.54%。从负债端看,该行坚持稳定核心负债,打造多元负债结构,2024年末负债总额达到8406.39亿元,同比增长9.57%。其中,超八成负债来自客户存款,存款总额达6727.24亿元,同比增长10.50%,储蓄存款余额和增量连续两年排名成都市金融机构第一。
资产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成都农商银行坚持“合规创造价值,合规人人有责”的工作理念,将合规理念、合规要求嵌入经营管理、业务流程,推动规模增长与资产质量同步提升。截至2024年末,该行不良贷款率降至1.02%,资产质量在全国前十大农商行中位列第三,创近九年最优水平;拨备覆盖率提升至435.55%,风险抵御能力持续增强,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末,该行资产总额已升至9516.52亿元,较年初增长;核心一级资本净额、一级资本净额、资本净额分别为624.47亿元、724.46亿元、892.79亿元,资本充足率为15.44%。
作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成都农商银行近年来充分发挥“经营优势、产品优势、资源优势”,不但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金融动能,也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绽放出了独特价值。
为做好“三农”服务,该行坚守支农支小功能定位,在产品支持与服务创新上多点发力,创新推出“农房建设贷”等产品。截至2024年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54%,达到1014.98亿元,位居四川省法人金融机构首位;“农贷通”平台累计投放贷款322.58亿元,农户贷款规模突破530亿元,双双位居成都市法人金融机构第一。
为打造“更懂本地产业的银行”,该行围绕成都市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产业链供应链需求,依托实体专营支行,将信贷资源向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新质生产力领域倾斜,2024年为2700余户产业链链上企业提供贷款超600亿元,服务专精特新、规上工业、高新技术等各类重点企业超1万户,提供贷款超过300亿元。
为服务成渝双核联动联建,该行以金融服务“立园满园”专项行动为抓手,通过工作专班机制实现24个重点片区项目100%对接覆盖,推出“园融通”专属产品和专属服务,累计服务3万余户园区企业,支持园区业主、运营企业贷款余额超过300亿元。在2025“投资成都”全球招商大会上,该行不但特设“金融超市”服务专区,还通过闭门交流会等为企业及项目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为“特色立园”“企业满园”提供更多增量支撑。
650余个营业网点近80%扎根在县域、在农村区域布放自助机具1500余台、入驻村级金融服务站1200余个、组建1600余名的金融服务联络员队伍、派驻乡村振兴金融助理100余名……如今的成都农商银行已形成城区、乡镇、村社多层次金融服务网络,服务地方金融主力军作用日益凸显,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夯实。
在多层次、广覆盖的服务网络基础之上,成都农商银行又以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为着力点,持续深化金融改革,优化业务布局,推动业务发展与社会责任履行深度融合,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让金融“活水”流向了更为广阔的领域。
在科技金融领域,积极举办银政、银投、银赛、银会等系列活动,开展“规上高企上量计划”“专精特新倍增计划”等专项工作,引入多层次风险分担机制,开办“科创贷”“高知贷”等科创类银政产品,自主创新评分授信模型推出“科技初创贷”,推出“专精特新贷”,获评成都“产融通”年度优秀支持制造业发展信贷产品。截至2024年末,服务科技型企业客户5000余户。
在绿色金融领域,建立“绿色”审批通道,创新业务模式和金融产品,推进绿色银行建设。创新推出“碳汇贷”“绿宝贷”“零碳券”“绿票通”等绿色金融产品;发行3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落地全国首笔“乡村振兴+碳中和”双贴标应收账款债权融资计划;建设成都市首家碳中和网点,乃成都市第一批环境信息披露试点银行。截至2024年末,绿色贷款余额超470亿元,较年初增长26.70%。
在普惠金融领域,积极践行普惠金融理念,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广大城乡居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截至2024年末,全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656亿元,位居全省法人金融机构第一。为提振消费,该行开展了面向家用汽车等商品提供年化利率1.5%、单笔不超过3000元的利息补贴等贴息惠民活动,并于近期创新推出了“耍在成都”金融文旅服务品牌,以场景化优惠与专属权益释放消费潜能。
在养老金融领域,该行推出零售养老子品牌,深化打造集特色适老服务、财富管理、颐养生态多位一体的具有农商特色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参与打造银政便民合作“微网格+金融+城市服务”社区治理模式,实现成都市“5+2”区域全覆盖。
在数字金融领域,在广泛普及数字化服务、以数字赋能经营管理优化的同时,加大产业数字化转型金融服务,助力数字经济加快发展。其独立实施的“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涉农信贷风控平台”被纳入省级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依托涉农信贷风控平台,2024年发放智慧农e贷1万余笔、贷款金额超7亿元。“蓉易贷”累计投放户数在成都市法人金融机构中排名第一。
成都农商银行此次在全球银行1000强排位中再进一步,也为其未来发展锚定了新的坐标。成都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将继续秉持稳健经营理念,在确保资产质量的前提下,着力构建特色化产品体系,探索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全力建设全国领先的现代农商银行,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贡献独具特色的“成都方案”。 文/金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