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胰岛素龙头甘李药业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20.67亿元、归母净利润6.04亿元,分别同比增加57.18%和101.96%。
半个多月前,另一家龙头公司通化东宝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盈公告,公司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约为2.17亿元。这一数字虽不敌甘李药业,但与上年同期比,也实现扭亏为盈,展现出向好态势。
两家头部公司的国内外收入均实现双增,似乎意味着在两轮集采后,胰岛素“双雄”已经走出业绩阵痛。甘李药业董事长兼CEO陈伟在半年报致辞中表示,公司2025年业绩指标“已超过一半”。
甘李药业制剂收入增长超57%,销量增长贡献更大
在业绩预盈公告中,通化东宝给出了扭亏的两个原因,一是胰岛素类似物产品销量增长显著,带动国内销售收入较上期大幅增长;二是公司国际化战略成效显著,出口收入增长明显。
而在甘李药业披露的半年报中,国内外产品销售增长更加直观。其中,国内业务收入18.45亿元,同比增长55.28%,国内制剂销售收入为18.02亿元,同比增长57.09%。
公告显示,制剂销售收入的变动因素包括销量和价格两部分。甘李药业表示,公司通过两轮胰岛素集采,已经实现扩大市场份额的战略目标,尤其在2024年接续集采中,集采首年采购协议量较上次集采增长32.6%。
另外,甘李药业上半年实现了2.19亿元的国际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4.68%,主要得益于持续推进的全球化战略。
具体来说,公司产品在马来西亚、巴基斯坦、阿根廷等地获批,甘精胰岛素PDP项目正式通过巴西国家级审批,公司将胰岛素生产技术引入巴西,实现南美首条本土化生产胰岛素的全产业链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与甘李药业类似,通化东宝的国际化布局也沿着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展开。胰岛素方面,今年上半年,公司的精蛋白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在乌兹别克斯坦获批上市,精蛋白人胰岛素注射液在尼加拉瓜获批上市。
第四代胰岛素、GLP-1类降糖药等领域成新竞技场
随着前两轮集采挤出传统胰岛素产品的利润,产品开拓成为头部公司的竞技重点,其中第四代胰岛素、GLP-1类降糖药、复合制剂是几大研发方向。
以甘李药业为例,截至目前,公司处于临床阶段的主要研发项目包括博凡格鲁肽注射液、GZR4注射液、GZR101注射液和GZR102注射液。
其中,GZR4注射液和GZR101注射液是第四代胰岛素,二者在国内分别处于III期临床试验和Ⅱ期临床试验阶段,每周只需注射1次。在GLP-1赛道,甘李药业的GLP-1RA双周制剂——博凡格鲁肽的全球开发已步入III期临床研究阶段,分别开展了与替尔泊肽和司美格鲁肽的头对头试验。根据公司在第85届美国糖尿病协会科学会议上展示的最新临床研究结果,博凡格鲁肽在II期临床试验中展现出显著的降糖效果,每两周一次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24周后,HbA1c降幅和体重减轻均优于司美格鲁肽。
此外,甘李药业的GZR102是复方周制剂,由GZR4和博凡格鲁肽以固定比例组成,目前已进入I期临床,是国内首个进入临床阶段的基础胰岛素与GLP-1RA固定复方周制剂1类新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