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量饮料市场:一片尚未完全激活的“新大陆”
更新时间:2025-08-26 15:50:54 浏览次数: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能量,这往往需要从天然食物中获得。1927年,一名英国药剂师为了病人康复,调配出了葡萄糖饮品“葡萄适”,开启了从加工饮料中快捷获取能量的历史。这便是全球能量饮料的雏形。

   而在中国,近些年来,大众开始逐渐形成对能量饮料的认知。中国能量饮料市场经历了从外资引入到国货崛起,从蓝领刚需到全民日常、从提神工具到健康生活符号的演变。作为头部企业、国货代表,东鹏饮料以明星大单品东鹏特饮,撬开国产能量饮料的一片天,开创中国能量饮料行业采用PET瓶包装的先河。如今,东鹏特饮已经成为上亿消费者的“好搭子”,畅销十余年。

  
 

   当下,中国能量饮料市场已达到千亿规模,而市场远远没有饱和。随着配方革命、场景破圈、价值重塑,能量饮料已经成为中国饮料市场奔涌的浪潮中,最具爆发力的“后浪”之一。产品与场景创新带来的市场扩容,将让能量饮料赛道保持高景气度,“东鹏们”也将持续获益。

   何为能量饮料?

   能量饮料是指含有一定能量并添加适量营养成分或其他特定成分,能为机体补充能量,或加速能量释放和吸收的饮料制品。

   以中国能量饮料市场的明星大单品东鹏特饮为例,其添加了牛磺酸、赖氨酸、肌醇、咖啡因、维生素PP、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成分,具有抗疲劳的功能。

   能量饮料为何能达到抗疲劳的效果?主要的“功臣”是牛磺酸。

   牛磺酸是一种人体必需的非蛋白质氨基酸,广泛存在于人及哺乳动物的几乎所有脏器内。它也是一种条件必需氨基酸,人体可以自行合成,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通过饮食补充。

   我们熟悉的海洋动物例如海鱼、贝类、墨鱼、章鱼、虾、牡蛎、海螺、蛤蜊等,就含有丰富的牛磺酸。其中,贝类里海螺、毛蚶、杂色蛤中牛磺酸含量高,每100克鲜食部分含牛磺酸500~900毫克。此外,坚果、豆科食物这两类食物的牛磺酸含量也比较高,如黑豆、蚕豆、嫩豌豆、扁豆等。

   牛磺酸在能量饮料中被广泛添加,以补充能量,改善疲劳。从原理来看,牛磺酸对人体内自由基的代谢具有良好影响,可以表现出抗运动性疲劳的作用,还具有调节神经组织兴奋性的功能。

   此外,能量饮料中的咖啡因也起到了提神作用。作为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剂,咖啡因能够暂时驱散困倦并增加警觉性。它通过阻断脑内的一种叫做腺苷的神经递质,从而减少疲劳感,并提高注意力和集中力。

   另一主要成分肌醇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属于B族维生素的一部分。它在细胞信号传导、细胞膜功能和脂质代谢中发挥作用。

   产品+场景裂变

   常态化消费可期

   从能量饮料诞生起,补能提神是其最初的使命,这与“累困”场景天然适配。随着多年市场积累,司机、工人等体力劳动者已经成为能量饮料的忠实拥趸者。

   而如今,消费者对能量饮料的认知逐渐发生改变,它不再仅仅是特定场景的提神工具,而是能够满足多重价值的大众饮料。体重管理者的“代餐式”饮用、Z世代的“国潮养生”打卡、年轻白领的“商务伴侣”选择,这些多元细分的需求逐渐涌现。能量饮料凭借配方的灵活性和功能性,成为承接这些新兴需求的最佳产品之一。

   因此,能量饮料正在掀起一场多元化的革命。以东鹏特饮为代表的市场参与者,顺应这种趋势,对能量饮料的产品形态进行创新。例如,消费者对饮料“零负担”的要求提升,这让天然植物提取、无糖/低糖配方成为能量饮料新趋势。例如,东鹏特饮推出无糖清爽版本,Monster推出零糖系列,MATI能量饮料添加了被称为厄瓜多尔的“超级树叶”冬青茶。

   以东鹏特饮的无糖新品为例,它能够精准覆盖健身人群、年轻白领及轻运动爱好者,解决其“怕累又怕胖”的核心矛盾,让消费者可以毫无负担地饮用能量饮料。此外,该版本还特别添加了有助于缓解脑疲劳的成分L-α-甘磷酸胆碱,获得高强度脑力工作的职场人的青睐,可谓实现了双重创新。

   其次,在场景上,能量饮料的饮用场景逐渐渗透深化,从“强功能”过渡到“日常陪伴”。

   根据嘉世咨询,现在人们饮用能量饮料最常见的场景TOP 3分别是:运动、夜间加班、熬夜学习。这意味着,能量饮料不再局限于夜间提神、体力劳动、熬夜加班,而是实现场景“破圈”,扩大到运动健身、电竞疲劳、户外运动等场景。这种场景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仅扩大了消费人群,也提高了消费频次。

   于是,近年来,电竞等新兴场景逐渐成为能量饮料的营销“重镇”。例如,针对电竞娱乐场景,东鹏特饮持续深化电竞领域布局,继连续多年赞助KPL王者荣耀职业联赛后,今年首度携手PEL和平精英职业联赛,将“年轻就要醒着拼”的理念与电竞精神相融合,在年轻群体中的认知度显著提高。

   千亿蓝海正酣

   低渗透带来高增长

   日前发布的东鹏饮料2025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超107亿元,同比增长36.37%;归母净利润超23亿元,同比增长37.22%。自2021年A股上市以来,东鹏饮料已经连续多个报告期实现高两位数增长,最大年收入增幅超40%。

   这种增长的底气,来自中国能量饮料市场不设限的潜力。

   首先是市场增速较快。根据东鹏饮料今年4月披露的港股招股书,按零售额计,中国能量饮料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77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11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7.7%,并预计以10.2%的年复合增长率,于2029年增长至1807亿元。

   其次是渗透率较低。上述资料显示,中国人均能量饮料年消费量相对较低,2024年人均年消费量仅为5.3升。预计至2029年,中国人均能量饮料年消费量将以9.5%的年复合增长率增加至8.4升。

   上述对能量饮料规模增长预测的底层逻辑,在于随着社会发展愈发强调效率和产出,人们对提神、抗疲劳的需求逐渐旺盛。在传统蓝领群体以外,白领和学生们对能够提神醒脑、缓解疲劳的产品需求大增。

   另一方面,以Z世代为代表的年轻群体,正逐渐成为消费市场的主力军,他们充满活力,热衷于追求新鲜事物,热衷于参加电竞、健身、音乐节、户外运动等活动,而这些场景与能量饮料的消费高度契合。在社交氛围衬托下,能量饮料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补给品,而是能够兼顾即时解渴与补能,同时提供情绪价值、健康理念的载体。

   这样的多元化场景,撬起了情感杠杆,绑定了奋斗精神,将为能量饮料赛道扩大厚度和宽度。可以预见,当能量饮料的边界逐渐打开,变得更好喝、更有趣、更能提供情绪价值,这将加速形成消费黏性,持续推动能量饮料行业向另一个千亿台阶迈进。

   文/林可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