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顾收评:沪指跌2.6%创业板跌3.5% 北向资金净卖出144亿
更新时间:2022-03-14 15:39:19 浏览次数:

  A股三大指数今日集体走弱,沪指收盘下跌2.61%,深证成指下跌3.08%,创业板指下跌3.56%。市场成交额接近一万亿元,行业板块几乎全线下挫,北向资金今日净卖出144亿元。

后市分析

十大券商策略:最恐慌的时候已经过去!A股上半年仍有吃饭行情

中信证券:市场底已二次确认,A股即将迎来价值和成长的共振上行

A股近期因内外风险叠加产生了严重的情绪化宣泄,出现了三大严重背离,同时,随着三个临界点到来,市场底已二次确认,A股即将迎来价值和成长的共振上行。

一方面,近期A股超调与国内政策宽松以及稳增长的基调严重背离;投资者情绪与国内稳健的经济基本面严重背离;A股当前估值水平与历史及全球可比估值水平严重背离。另一方面,预计对俄乌冲突局势的预期渐入好转的临界点;“两会”后稳增长政策进入再次发力的临界点;投资者严重的情绪化宣泄以及调减仓行为也渐入临界点。A股“市场底”已二次确认,并将随着三大背离的修复迎来价值和成长的共振上行。

配置上,建议坚持风格和行业上的均衡配置,坚守稳增长主线,围绕“两个低位”继续布局,近期重点关注锂电、光伏、半导体、白酒、医药、建筑等一季报有望超预期的品种。

海通证券:市场调整的时空已经显著,回调后打开上升空间

沪深300共经历5轮下跌,参考历史,这次调整时空已经显著,市场估值处于2013年以来的中低位。资金负反馈压力不大:杠杆资金比例不高,基金净赎回不明显,北上资金短期流出但中长期仍将流入。全年震荡市,过去2个多月的回调为后面行情留出了空间,关注价值,成长进攻,如光伏风电、数据中心云计算。

中信建投证券:靴子落地后,把握一季报行情

A股前路波折,节后反弹如期实现。国际局势紧张,避险情绪高位情况下,原油和基本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上周迅速冲高(后有所回落),引发市场对经济衰退陷入滞胀的担忧,叠加A股市场微观流动性恶化,一定程度上出现资金踩踏现象:私募基金被迫出售手中权益类资产,以及融资买入额下降融券卖出额上升的情况进一步扩大了市场的短期跌幅。北向资金尤其是配置型外资上周出现了系统性减仓,配置型外资逆市流入的新能源发电和贵金属方向值得关注,俄乌冲突的系统性风险缓和后,外资有望回流A股。目前市场对于美联储3月加息的预期已经基本消化,加息落地后成长风格有望反弹。高通胀高利率环境不代表成长跑输,以科技板块为代表的处于高景气周期的产业仍可以有超额收益。

有望超预期的细分板块主要将集中在:1)部分景气上调的周期品,如新能源金属/原油/有色金属/煤炭/航运;2)稳增长板块中一季度率先发力的银行/基建央企;3)成长板块中一季度仍维持高景气且盈利能力未明显受损的CXO/光伏组件/IGBT及半导体材料/军工上游/隔膜及动力电池龙头/千兆宽带等;4)去年业绩明显受损一季度有望回升的铁路/火电等。

国泰君安证券:短期有望反弹,投资的机会在低风险特征的股票

A股市场重挫,核心源于投资者从定价“通胀”走向定价“滞胀”,地缘政治扰动只是加快了这一过程。短期有望反弹,但市场信心重建需要较长的时间。在短期超卖与风暴模式之后,A股有望进入阶段性的反弹。但是,在需求端政策和信用宽松的路径还未完全明朗之前,我们认为投资者盈利预期下降,贴现率预期上升的格局在短期仍难以扭转,市场信心的重建以及微观交易结构的优化需要时间。

围绕核心资产所在行业寻找非核心资产优质公司。低风险特征推荐方向有三:1)to G端或公共投资方向:光伏、风电、电力运营、电网、数字基建、建筑等;2)顺通胀方向:煤炭、化工资源品;3)困境反转与盈利确定性:生猪、白酒等。

中金公司:低估值主线可能有相对收益

展望后市,我们认为短期地缘事件等因素导致的供应风险仍有可能继续发酵,中期而言,中国市场可能具备相对韧性:1)中国所处增长与政策周期相对有利,“稳增长”政策储备空间相对充足,增长在二季度左右可能逐步改善;2)中国市场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位,与其他主要市场相比也具备估值吸引力;3)当前中国作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大国,具有全球最大、相对较全的产业链,通胀压力可能相对可控,在全球供应风险中中国市场可能会相对更有韧性。结构上,短期低估值“稳增长”板块可能会有相对收益,待宏观风险逐步平息后,高景气的成长领域和受成本挤压的中下游制造业可能迎来转机。

当前关注三个方向:1)政策发力潜在有支持的领域,包括基建、地产稳需求相关产业链(建材、建筑、家电、家居等)、券商金融等;2)2021年调整较多、估值不高、中长期前景仍明朗的中下游消费,自下而上择股,包括家电、轻工家居、汽车及零部件、农林牧渔、医药等;3)制造成长板块,包括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及科技硬件半导体等,风险已有所释放,转机待海外“通胀”风险边际缓解。

招商证券:A股寻底、筑底或已经开启

2月社融低于预期,疫情散点爆发,外部风险扰动仍未消除,外资流出增添新的压力,目前市场上悲观情绪较为浓厚。不过我们认为,当前市场已经开始出现一些积极信号,市场可能已经开始进入经典的寻底、筑底的过程,4月中旬至5月中旬,等待诸多不确定因素落地,A股有望重新回到上行周期。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