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盱眙县始终把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强化河长湖长巡河,持续以河湖“两违三乱清四乱”专项整治为抓手,对全县管护范围内的72公里淮河干流两岸清理整治,切实有效保护淮河生态环境。如今的淮河两岸,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淮河岸边的“第一山”入选“江苏运河最美地标”。
合力攻坚“两违三乱清四乱”。该县将涉淮河沿线“两违三乱清四乱”专项整治问题作为重点任务进行交办,确保分级实施、逐步推进。各部门齐心协力,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矛盾大,突破了一个个难关,全面、有序完成水利部“清四乱”10个问题整治任务,并通过省市级验收。盱眙县紧盯“两违三乱”目标任务,提高政治站位,专题部署、专题会办,截至目前,沿淮河62个省交办“三乱”整治任务已完成整改,并通过省级销号验收。沿淮河“两违”问题68个,已完成销号,完成率为100%。完成淮干生态廊道生态修复建设,不断改善河湖岸线面貌。
落实河湖长牵头抓重点难点。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完善护水体系。落实涉淮河沿线县镇村三级河长,实现了淮河保护“河长”全覆盖。设立沿淮河河湖长制公示牌138块,接受社会监督。实施“河长+”,掀起全民治水新热潮。深入推进“河长+检察长”,全面落实“河长+护河员+智慧监管”,解决河湖管护“最后一公里”问题;构建全民治水护水新格局,开展节水治水宣传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凝聚起全社会管水护河强大合力。各级河湖长强化责任意识,积极履职尽责,迎难而上,列出涉淮河问题清单,制定整治计划,进一步查实任务底数、明确责任落实,经常深入河湖一线察看情况,现场协调解决专项整治重点难点问题,扎扎实实推动工作。
开展水环境专项清理行动。在盱眙县沿淮镇街启动水葫芦、水花生、水浮萍“三水”清除行动,对相关镇管理范围内的河湖开展全面排查,深入开展摸底调查,摸清“三水”易发生水域,研究制定整治方案,扎实做好前期工作。截至目前,全县共累计投入人力300余人次、车辆机械50余台次,已清理约15万平方米,清理“三水”近4000吨。在集中时段、力量、人员、资金等各方资源开展专项行动的同时,突出强化对“三水”日常长效管理。紧密结合河长制+“五位一体”日常管护创新举措,建立常年保洁队伍和清理整治长效机制,做到专人专管,发现一处、打捞一处、保洁一处,常捞常清。
强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江苏省淮河行蓄洪区及淮干流滩区居民迁建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是国家治淮系统工程中江苏境内唯一的重大水利项目。工程涉及淮河、鲍集、管仲三个镇,主要内容包括:对鲍集圩行蓄洪区团结河以南、淮北堤以北地区及淮河干流滩区的腰滩、蛤滩两个圩区内不安全人口进行迁建,对城根圩内不安全人口就地建设保庄圩安置,迁建安置总户数10518户、总人口43510人。在“三滩”移民迁建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系统性思维,把该项目作为河西片区乡村振兴的突破口,以将其打造成乡村振兴的示范工程为目标,紧紧围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脱贫攻坚等进行深度谋划,同时将工程纳入淮河生态经济带、大运河文化带、苏北农村住房条件改善和西南岗片区扶贫开发等战略规划统筹考虑,着力推进该项目省市级示范点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