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北京市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在老工业遗址上打造出美丽森林景观
更新时间:2022-11-08 05:18:54 浏览次数:

  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牵头举办中华环保世纪行2022年宣传活动在京开展。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于2020年9月29日正式对外开放运营。公园位于大运河南岸,西以东六环为界,南至京塘公路。是一处集生态修复、市民休闲、文化传承于一体的城市森林公园。规划建设面积约11.2平方公里,其中总绿化面积约7.39平方公里。

  化工厂变身自然森林景观

  老人在公园里的塑胶跑道上漫步,小孩推着车在林中嬉戏,二十四节气树种依次排开分别种植两侧,阳光照在郁郁葱葱的树叶上洒下一片片金色的光点。这是

  公园工作人员向

  公园的规划结构为“一核、两环、三带、五片区”,以生态保育核为核心,融合二十四节气文化、地域文化、森林文化和生态文化共同构成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三十六景。

  工作人员介绍,“一核”为生态保育核心区。城市绿心规划中首次提出的生态保育核概念,东方化工厂作为生态保育核的核心区域,总面积1200亩,运用近自然生态修复策略,营造稳定、层次丰富的密林植物群落,形成生物多样性和生物栖息地最丰富的区域。同时将东方化工厂门区、道路和地基予以保留,建设一处老工业遗址回归自然的动植物乐园。

  “两环”分别为星型健身步道环和二十四节气环。环形园路由8米宽的骑行道和3米宽的漫步道构成,中间通过2到30米宽窄不等的绿化带进行隔离,形成休息绿岛。环形路沿线株高大彩色叶乔木,秋天形成金色星形景观大道。

  “三带”分别为六环路景观带、大运河景观带、运河故道景观带。运河故道修建于辽代,兴盛于元代,消失于清代,后改道至现在北运河位置。通过故道遗址展示、历史场景再现和河岸生境重塑三种方式,再现出运河滋养田园生活的生态水域景观。而五片区分别为文化区、科普区、雨洪区、市民区和体育区。

  土壤生态环境多样性提升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土壤生态环境处处长许艺凡向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针对北京动物的种群特点,市园林绿化局此前就对它们的“吃”进行了精心规划,包括坚果、浆果、核果、梨果、蒴果、瘦果类以及蜜源植物在北京的生态建设树种选择上成为“主力军”。

  “在动物们吃好的同时,还要喝到干净水。”该工作人员进一步表示,城市绿心建设的雨洪区,有蓄涝景观湖,有雨水收集、雨水回渗、雨水蓄滞、水质净化、雨水回用和雨水安全排放六大海绵措施体系,在形成水景的同时,逐步引种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通过群落的自然演替,形成野生动物栖息区、芦苇植物栖息区,吸引绿头鸭、斑嘴鸭、白鹭、苍鹭等野生动物。而景观湖在提供景观的同时,还会从实际出发,为小动物喝水、洗澡提供方便。

  揭俊向

  城市绿心森林公园是北京市推动绿色北京战略、依法保护生态环境的一个缩影。近十年来,北京在增绿减碳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同样取得显著成效。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二级巡视员王小平对

  城市绿色福祉不断提升的同时,北京也成为生物多样性之都。王小平进一步介绍,当前,北京的野生动物一共有596种,其中,鸟类的数量是510种。“这个数字在G20国家首都中排名第二。”

  此外,园林绿化资源在助力“双碳”战略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王小平向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