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破浪前行立潮头
更新时间:2022-12-01 10:37:50 浏览次数:

  2013年10月,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正式落成,这是当年6月宜兴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后,园区在重大项目建设上结出的一大硕果。这个标志性绿色食品产业项目,经过近十年的成长,已成为中国红牛第四个完成100亿罐产量的生产基地,税收贡献也多年位居宜兴首位。

  近年来,经开区主要围绕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和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引项目、促创新、快转型。尤其是近两年来,经开区积极引进优质产业项目,围绕新能源、集成电路、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每年引进1个百亿元、5个10亿元、30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不断完善产业链、配套链,致力形成3至5个百亿级的主导产业。同时,全力集聚高端创新要素,以培源科学城为总框架、主载体,精准对接大院大所和投资基金,有力承载、培育、孵化一批优质科创项目,打造一批专业化、特色化的科创平台和园中园。此外,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大力推动企业“智改数转”、节本降耗,嫁接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不断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培育科技型企业4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00家以上。为保障服务发展,经开区按照营商环境“全国一流”标准,加快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做到“办事效率最高、服务质量最好、商事成本最低”,为市场主体营造最优环境。

  十年来,经开区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苏南国家级开发区平均水平,占宜兴市比重逐年提高,地位更加凸显;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产值均翻了两番,财政收入实现了翻番,累计完成工业投资1100亿元,实际使用外资13亿美元,进出口总额163亿美元,财政收入193亿元;国家级园区排位从187位上升至53位。

  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吴健表示,下阶段,经开区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强化“双招双引”主力军、产业强市主阵地作用,充分依托空间优势、产业优势和体制优势,在抢抓重大项目、推动改革创新、扩大开放合作上久久为功,更加坚决彻底地转方式、调结构、增动能,加快锻造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和新兴产业集群,努力提升发展支撑力、贡献度,通过未来5至10年的努力,进入江苏省前十、全国前三十行列,进入全国同类园区第一方阵。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