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最严动力电池“安全令”来了!专家:企业研发成本上升,或加速行业洗牌
更新时间:2025-04-16 20:50:35 浏览次数:

  小米SU7“3·29”事故的车辆爆燃问题至今还未有结论,动力电池的新国标实施时间已在倒计时。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

  具体来看,此次新版最主要的变化在于对热扩散测试的修订。新版将热扩散测试技术要求从此前标准的“着火、爆炸前5分钟提供热事件报警信号”,修改为“不起火、不爆炸,烟气不对乘员造成伤害”。

  新版也被行业认为是最严动力电池“安全令”,这会对消费者和汽车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又会给动力电池企业及主机厂带来怎样的挑战,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动力电池的新国标也是在全球首次提出,电池内部短路发生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的要求。

  “动力电池的无热扩散技术将为碰撞后的人员和车辆安全打下坚实基础。严谨来说,动力电池新国标实施后将有效降低碰撞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燃烧的风险,可以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生命安全,同时也对所有整车和电池企业提出新要求,以高标准促进新车与新电池产品的优胜劣汰,实现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宁德时代工作人员告诉此外,新版还新增电池底部撞击测试,主要考查电池底部受到撞击后的防护能力,要求无泄漏、外壳破裂、起火或爆炸现象,且满足绝缘电阻要求。在快充方面,新增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考查动力电池在长期快充循环后的安全性,300次快充循环后进行外部短路测试,要求不起火、不爆炸等。

  “动力电池内部热失控后的不起火、不爆炸,需要车企和电池厂商共同努力来完成。”上述宁德时代工作人员认为,整个产业链条上的企业都需要对动力电池的安全负责。

  吉利控股集团总裁、极氪科技集团CEO安聪慧接受从工信部官网披露信息来看,新版从2021年9月就开始成立标准修订起草组,并明确热扩散、底部撞击、快充循环后安全等主要修订内容。

  
 

  此外,工信部也曾在2024年5月发布了新版的征求意见稿。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此次新版发布不久前的3月下旬,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发生严重交通事故,造成车内3人遇难。该车辆在碰撞后曾产生剧烈燃烧。不过,车辆从碰撞到燃烧的时间,小米汽车并未公布。对于车辆燃烧的原因,以及有没有达到旧版动力电池国标规定的“着火、爆炸前5分钟提供热事件报警信号”这些问题一度是公众共同关注的焦点。

  一位动力电池企业总工程师在接受新版在给消费者带来更多安全的同时,也给动力电池企业和主机厂带来了一定挑战。

  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接受“企业为达到新规要求,需要投入更多资金用于研发新的电池材料、改进电池结构设计、优化热管理系统等。例如,研发更高效的隔热材料来防止热扩散,加强电池包底部防护结构设计等,这都会导致研发成本上升,使动力电池企业和主机厂的成本压力增加。”詹军豪认为,电池新国标出台可能加速行业洗牌,推动行业向更安全、更规范的方向发展。

  不过,头部企业凭借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能够更好地适应新规,如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詹军豪认为,它们此前就在电池安全技术上有较多布局,有望在新规下占据更大市场份额。

  上述宁德时代工作人员就向安聪慧也表示,吉利正在进行相关研究。“从初步情况来看,吉利有信心能够提前实现。”安聪慧说。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