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平安增持中国太保H股约174万股,每股作价32.07港元,增持总金额约5583.89万港元。增持完成后,中国平安持有中国太保H股股份占其H股总股本的比例约5.04%,达到举牌条件。
作为手握万亿元资产的“大拿”,险资在二级市场上增持举牌的事件并不少见,哪怕是保险机构交叉持股保险机构的行为,也并不鲜见。中国人寿买新华保险,新华保险买中国人寿,“一不小心”买成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的情况也偶有出现。但是险企举牌险企倒是少见,尤其是参与双方还都是在行业内首屈一指的大型保险集团。
上一次轰动市场的保险机构举牌保险机构的案例还停留在2019年。彼时,中国人寿增持并举牌了中国太保H股。中国人寿发布的公告显示,中国人寿分别于2019年7月31日、2019年8月1日在场内增持中国太保H股。增持后,中国人寿保险的持股数目为1.40亿股,持股比例由4.87%升至5.04%。但国寿集团持有中国太保H股99.24万股,中国人寿与国寿集团存在股权控制关系,且中国人寿的最终实际控制人为国寿集团。因此,中国人寿和国寿集团合计对中国太保持股达到1.41亿股,持股比例达到5.08%,达到举牌线年,中国太保H股再次成为险企举牌的标的,不过这次换成了中国平安。港交所披露的数据显示,中国平安增持中国太保H股约174万股,每股作价32.07港元,增持完成后,中国平安持有中国太保H股股份占其H股总股本的比例约5.04%,达到举牌条件。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太保成立于1991年5月13日,是国内领先的综合性保险集团,拥有人寿保险、财产保险、养老保险、健康保险、农业保险和资产管理等在内的保险全牌照,并在上海、香港、伦敦三地上市。2024年,集团营业收入达4040.89亿元,同比增长24.7%;归母净利润449.6亿元,同比增长64.9%;集团管理资产规模达3.5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2%。
这一猜测并非空穴来风。今年3月,中国平安副总经理兼首席财务官付欣在接受媒体时就曾表示,从权益市场看,2025年权益市场前景向好,公司会适度加大这方面的配置。权益对提升险资的长期收益具有不可替代性,在适度加大权益配置的基础上,公司会平衡新质生产力成长板块和高分红价值股的权重。
从行动上看,中国平安也是这么做的。今年以来,中国平安已经连续举牌农业银行H股、招商银行H股等银行股。“上市银行普遍经营稳健,股票流动性好,股息率普遍较高,分红稳定且还具有升值空间,因此是险资青睐的对象。”此前,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保险咨询主管合伙人周瑾对同花顺数据显示,中国太保自上市以来累计分红18次,累计分红金额为1192.81亿元,其中A股分红854.13亿元,港股分红338.68亿元。税前分红率2.86%、股利支付率23.23%。就股价来看,截至8月13日收盘,中国太保H股报34.38港元,涨1.42%。2025年以来,中国太保H股涨幅已超过42%。
不过,从保险板块估值来看,目前仍然处于历史低位。展望未来,多家券商表示,保险股估值仍有较大向上空间。“不只是中国太保,中国平安、阳光保险等保险标的也是另类的高息股,而且保险最了解同业,既然看好自己行业,那买一买同行业的股票也是一种很好的实践。”某券商分析师对中国银河证券研报认为,近年来,保险行业逐步迈向高质量发展道路。资产端,利率下行挑战险企盈利能力,但政策组合拳推动市场改革持续深化,资本市场发展态势长期向好,险企投资收益率压力不断缓解。负债端,人身险预定利率进一步下调,有助于减轻利差损压力,降低负债成本,推动人身险高质量迈向低利率时代;提振消费相关政策因素推动乘用车销售市场预期扩张,利好财险保费收入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