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8月28日,德国、法国和英国三国联合致信联合国安理会,启动伊朗核问题“快速恢裁”机制。
三国外长最新联合表示,启动该机制并不意味着外交努力的终结,各方将充分利用30天通知期展开对话。
根据新提议,英法德将恢复执行十年前伊核协议达成时暂缓实施的联合国决议中所规定的制裁措施。欧洲三国指出,伊朗一直坚称其核计划仅用于和平目的。然而,该国已将其铀浓缩水平提升至超出民用核能所需限度,违反了2015年与西方国家达成的协议。
英国与法德两国本周初向美国通报相关计划,并于当日正式告知联合国。制裁将在30天后正式生效,三国希望伊朗能利用这段时期重新考虑并撤回其核计划进展。
当地时间8月28日,根据2015年签订的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伊朗承诺限制其核计划,国际社会解除对伊制裁。联合国安理会随后通过第2231号决议,对伊核协议加以核可。该决议包含“快速恢裁”机制,允许协议签署国采取措施应对伊朗的违规行为,这一机制的有效期至今年10月18日。
伊朗外交部称,伊朗已经数次强调,欧洲三国没有法律或道德权力诉诸所谓的“快速恢裁”机制。因此,他们的通知无效、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伊核协议所确立的争端解决机制是该框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设计旨在成为一个多阶段的协商程序,以防止任何一方滥用权利,尤其是德国、法国和英国等尚未履行自身承诺的国家。
强调,无论围绕此事背景存在何种法律和政治争论,在伊朗核设施遭到前成员国的非法袭击并严重被破坏的情况下滥用上述机制,明显是充满恶意的体现。
伊方称,欧洲三国故意无视大背景、歪曲事件脉络,实际上是在奖励违规者,惩罚受害者。2018年单方面退出并重新实施制裁的是美国,而不是伊朗。未能履行减轻美国退出伊核协议经济影响的承诺是欧洲三国,而不是伊朗。不仅未能履行承诺,而且还对伊朗民航和航运公司实施新的非法制裁的也是欧洲三国,而不是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