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计划培养管理型保险中介:可参与保险公司产品研发、核保风控
更新时间:2022-08-10 23:01:04 浏览次数:

  近日北京银保监局下发了,组织和推动北京地区一批有能力、有条件、有意愿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发挥专业优势、体现管理价值,规范有序开展管理型保险中介业务。

  根据北京银保监局的安排,北京地区争取用三年时间探索形成一批可、可推广、高价值、高质量的管理型保险中介业务新模式。加快推动保险中介从传统的“资源型、通道型、粗放型”增长模式向“专业型、科技型、管理型”转型升级。

  可参与保险公司产品研发、核保风控

  根据,经营区域为全国的北京地区保险专业代理公司、保险经纪公司或保险公估公司,符合条件并有能力成为管理型保险专业中介机构的可以按要求向中介协会申报,通过中介协会组织的行业评议并公开披露结果后,视为管理型保险专业中介机构。

  管理型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和其他中介机构相比有何不同?指出,管理型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在自身经营业务范围内,经保险公司委托后,可以辅助承担一项或多项保险公司经营管理职能,包括产品研发、销售管理、核保风控、查勘定损、理赔服务、风险减量管理等方面,视为管理型保险中介业务。

  据悉,管理型总代理是一种特殊的保险中介机构。近年来,该模式在国内保险中介市场日渐兴起,但业界对其运营和管理方式仍有一些争论,特别是销售、管理责任的划分等方面。2021年11月,叫停人身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以“管理型总代理”方式进行合作,认为该合作方式涉嫌虚挂保险中介业务,无法实现保险公司对合作中介渠道的有效管理。

  

  综合治理保险中介机构“多散乱”问题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共有保险专业中介机构2610家,保险兼业代理机构两万余家,保险公司及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共计执业登记从业人员960多万人。中介渠道去年取得保费4.2万亿元,同比增长5.46%,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87.95%。由此可见,保险中介机构的数量多、业务占比高、从业人员多。

  今年6月,银保监会中介部下发,要求有序出清无法正常经营的一些保险中介机构。具体来看,一要清理、清退“无人员、无场所、无业务”的保险中介机构;二要清退不符合现行监管要求的保险中介机构;三要清理对分支机构管控失序、存在“加盟”“挂靠”等行为的法人保险中介机构,并清退相关分支机构。同时,严肃整治虚挂中介业务、虚列费用等违法违规行为,打击通道过单业务。

  近年来,是保险中介机构“清虚”已有成效。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至今,各地银保监局已陆续注销2800多家保险中介机构的经营保险代理业务许可证。

  清退“三无”机构的同时,行业也在重点培养优质机构。此前,深圳银保监局向辖内机构下发也明确表示,争取用三年时间逐步构建“市场结构合理、经营主体稳健、市场秩序规范、发展基础扎实、风险防控严密”的“一体五维”新型保险中介市场体系。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