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服务、送政策、搭平台 成都高新区打好稳岗促就业“组合拳”
更新时间:2022-09-30 14:15:19 浏览次数:

  成都市出台,按照简明、普惠、易享的原则,给企业发送纾困政策包。10条纾困措施中,“发放困难行业稳岗补贴”和“帮助失业人员就业”聚焦加强企业用工服务,对支持企业生产经营、保持就业局势稳定、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在位于成都高新区的成都苑东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洗烘灌轧一体机、固体制剂及口服溶液生产线正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此前,在成都“8.25”疫情下,苑东生物自9月1日起开启“防疫泡泡”闭环生产模式,共有440余名员工参与闭环生产,有效保障了高血压、抗血栓等重点产品的生产供应,实现企业生产不停工。包括苑东生物在内,截至9月16日,成都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55家规上工业企业已全部复工。

  这正是成都高新区深入落实援企稳岗政策措施的成效体现。过去几个月,在企业限电与疫情的双重压力下,成都高新区着力开展企业纾困解难工作,兑现各类政策补贴,确保企业岗位稳定,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成都高新区

  事实上,成都高新区今年在稳企业方面一直动作不断。例如,在产业用工保障上,以全区重点工业企业、重点商贸企业、重点外贸企业等103家重点企业为基础,动态扩展重点企业服务库,持续完善重点企业用工需求台账和企业情况动态掌握。同时,为重点企业匹配“一对一”企业服务专员,强化24小时工作调度机制。对1200余家“两规企业”设立就业服务专员,每名专员服务不超过15家企业,稳步推进“一对一”服务。

  此外,成都高新区6月还出台。其中,“落实国家对不裁员、少裁员的服务业企业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大型企业按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30%返还,中小微企业按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60%返还”等具体措施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悉,成都高新区今年已兑现各项就业政策资金3.61亿元,惠及7万户企业、100余万人。其中兑现失业保险稳岗返还2.7亿元,惠及6.8万家企业。

  直播带岗 创新形式促进就业

  2600余家企业、2万余个岗位、12万人次观看、超2.3万人次互动、求职简历累计投递量突破40万次……这是今年3月由成都高新区社区发展治理和社会保障局主办的成都高新区2022年“春风行动”直播带岗活动的单场数据统计。此次活动涵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经济、商贸服务4大产业,打破了传统线上招聘企业和求职者信息对接不同步的问题,不仅让企业有更多展现风采的机会,也让求职者通过直播更详细地了解在招岗位、待遇等内容。

  成都高新区2022年“春风行动”直播带岗活动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但受到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稳就业现在面临诸多挑战。为强化就业供需对接,成都高新区今年结合“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主题,联动全区各产业相关部门、街道办事处、社区,高频次开展直播带岗、远程面试等新型招聘活动,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70场招聘活动,服务企业7千余家,提供7万余个岗位。

  值得一提的是,在招聘活动组织开展中,成都高新区始终紧贴企业和求职者两端,不仅“线上”“线下”相结合举办招聘会,还针对用工需求较大的行业或有特殊技能要求的高技术人才岗位,分类开设免费专场招聘会,提供更加精准的招聘服务,进一步助力企业稳岗引才。

  据了解,今年以来,成都高新区重点聚焦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产业工人三类群体,深入实施“产业用工保障”“技能人才培育”“创业环境提升”“就业帮扶提质”“公共服务升级”五大专项行动,通过构建就业供需精准化服务平台和机制、持续打造“高新工匠”品牌、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提高全区人力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共就业服务能级。

  优化营商环境 十大攻坚进一步深化

  援企稳岗、促进就业,是成都高新区近年来持续推进深化“放管服”优化营商环境改革的缩影。早在今年初,成都高新区就制定发布了。其中,“高端人才服务数字专员”便是十大攻坚计划之一。

  该计划中包含了出台、构建高端人才在线服务平台、引进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组织重点企业供需专场对接活动等措施,为企业提供有力人才支撑,也为人才提供优质体贴服务。

  除此之外,十大攻坚计划还围绕获取市场机会、股权融资、研发创新、办事便利度、教育保障等广大企业关切的问题深入展开,加速行动,取得了积极成效。

  成都高新区芳草街道开展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活动

  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近年来,成都高新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人才、企业加速聚集。截至今年4月,成都高新区累计市场主体存量达30.43万户,首次突破30万户。其中,企业19.11万户,位居成都第一。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已聚集各类人才超70万人,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312家,培育境内外上市企业达59家。

  营商环境是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接下来,成都高新区将继续把企业和群众感受作为“第一标尺”,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特别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加大惠企纾困力度,稳步推进重点企业用工常态化服务机制,并集中为高校毕业生、务工人员提供就业帮扶,确保就业形势稳定,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优化服务,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