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也能碳减排!一项田间地头的低碳实验:技术、成本、碳交易闭
更新时间:2022-10-21 16:01:27 浏览次数:

  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为我国农业农村减排固碳,提供了系统性实施路径。

  提出,围绕种植业节能减排、畜牧业减排降碳、渔业减排增汇、农田固碳扩容、农机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替代等六项任务,实施稻田甲烷减排、化肥减量增效、科技创新支撑、监测体系建设等十大行动。

  10月初,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江西省发改委印发,在重点任务中提出,将减排固碳贯穿于农业生产全过程和农村生活各方面,重点实施稻田甲烷减排行动、化肥减量增效行动、畜禽低碳减排行动等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八大行动”。

  为了发展农业减排固碳,还提到了坚持政策激励,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政策激励作用,加大金融对绿色低碳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在资金投入、税收优惠等方面重点向农业农村减排固碳领域倾斜。建立农业农村减排固碳监测评价体系,探索农业农村领域碳减排交易的有效路径。

  据中国水稻研究所专家测算,引入低碳稻作技术,1亩稻田甲烷排放降低6公斤左右,按照甲烷和二氧化碳当量1:25的比例,能够少排大概150公斤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若在长三角地区1.2亿亩水稻田推广开来,可减少约18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温室气体排放,碳减排效果突出。

  在9月底的低碳稻技术发布会上,中国水稻研究所与阿里云宣布共同推动低碳稻作技术进一步扩大适用范围,服务整个长三角地区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协助长三角一体化与低碳发展。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