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最新研报观点汇总:
小摩:下调香港中华煤气(00003)评级至“减持” 目标价降至6.2港元
小摩发布研究报告称,将香港中华煤气(00003)评级由“中性”下调至“减持”,目标价由6.5港元降至6.2港元,对其派息能力存疑。
报告中称,在内地及香港公用股中,对2023财年指引、应收账款更新及股息将是公司最重要的驱动因素。对于燃气公用事业,该行将昆仑能源(00135)列入正面催化剂观察名单,预计其或会增加派息;但将香港中华煤气列入负面催化剂观察名单。
交银国际:重申百威亚太(01876)“买入”评级 目标价升至30港元
交银国际发布研究报告称,重申百威亚太(01876)“买入”评级,预计2023年百威将经历周期性复苏,和结构性(高端化、地域扩张)上升趋势,目标价由27.3港元上调9.9%至30港元。公司2022年全年内生收入同比增长0.7%,但利润率略低于预期;由于现金增长25%,每股股息同比增长25%。管理层预计2023年的平均成本压力将有所缓解,特别是在下半年。
报告中称,分地区看,中国方面,受2022年4季度渠道受限影响,亚太西部4季度的销售额、销量、均价同比下降10%、4%、6%,其中中国的销售额、销量、均价同比下降15%、7%、9%。然而,渠道已于2月底完全重开,2023年将继续进行地理扩张。韩国方面,亚太东部2022年4季度销售额、销量、均价同比增长14%、5%、8%,受高基数影响,税息折旧及摊销前盈利(EBITDA)增长4%。若恢复到疫情前水平,预计将有更大的增长空间。
中信证券:维持蔚来-SW(09866)“买入”评级 目标价降至101港元
中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蔚来-SW(09866)“买入”评级,22Q4业绩低于预期,主要系新老车型迭代导致阶段性毛利承压。预计4款新产品在23Q2上市后,将对销量及毛利率带来显著改善,目标价下调至101港元。中短期来看,公司第二轮新车型周期的开启料将拉动销量增长,有望于2024Q1前后实现单季扭亏为盈。长期来看,凭借优质服务、核心NAD智能驾驶方案、BaaS电池租用和快速换电的商业模式,该行预计公司将持续受益。
报告引述交强险数据,蔚来在2022Q4位居30万元高端电动车销量第一名,市占率54.8%,40万元以上高端电动车市占率达到75.8%。2023年1月,基于NT2.0打造的豪华纯电轿车ET5在北上广深等19个城市30万元以上车型中销量位居第一,全国位列第二。截至2022年底,公司销量主要集中在上海、江苏和浙江等沿海发达省份,根据其公告,公司计划2023年在下沉市场加大换电站布局力度,以“提供极致补能体验”为卖点吸引下沉市场用户。该行认为蔚来已夯实豪华纯电品牌心智,将在各个地区挑战传统豪华品牌BBA的市场份额,2023年公司在下沉市场品牌认知度有望提升。
该行提到,2023年是公司NT2.0产品密集投放的阶段:1)2022年,基于NT2.0的公司第二代车型ET7、ES7、ET5相继开启交付。相较于初代车型,第二代车型在动力性能、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方面均有明显提升;2)2023年NIODay发布的EC7和ES8继续夯实蔚来“豪华”品牌定位(公司在发布会上表示计划在2023年5、6月份开启交付),产品从外形、调性到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在豪华纯电市场继续保持领先地位;3)根据公司在22Q4业绩会公布的产品规划,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还将发布并交付ES6和EC6,在2023Q3交付ET5猎装版,NT2.0下产品矩阵持续完善。该行认为公司4款新产品在23Q2上市后,将对销量及毛利率带来显著改善。
瑞信:维持理文造纸(02314)“中性”评级 目标价上调至3.43港元
瑞信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理文造纸(02314)“中性”评级,下调2023/24财年盈测34%/12%,以反映较低利润率预测,并预计2025财年盈利为32亿元,目标价由3.4港元上调至3.43港元。
报告中称,公司2022财年取得纯利13亿元(同比-60%),符合早前盈警,主要受累需求低迷导致价格持续下跌,及纸浆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挤压盈利能力。另派发末期股息3.3仙,全年共派9.8仙,意味着派息比率同比维持约36%。由于需求仍然疲弱及成本支撑薄弱,加上进口纸影响,相信短期内包装纸行业基本面改善有限。该行预计,在政策支持消费的情况下,其利润率可能会从下半年起改善。
大摩:维持百威亚太(01876)“增持”评级 目标价上调至30港元
大摩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百威亚太(01876)“增持”评级,目标价由29港元上调3.5%至30港元。大摩表示,最差的情况应已在去年出现,中国业务今年有望重新成为集团增长动力,而韩国及其他市场也将维持增长势头。
该行指出,虽然公司今年1月的销量增长因农历新年提早而维持低迷,但随着贸易渠道复苏,2月增长20%以上。集团可以捉住餐饮及夜生活渠道人流正常化的高端化机会。地域扩张方面,计划将百威城市覆盖数目由201个增加至220个,并将超高端产品组合由现时51个城市增至60个。此外,截至3月1日集团上调核心产品的价格;而上调价格继续是带动韩国业务的主要增长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