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1日星期一|
7月17日,大成洞察优势混合发布基金合同生效公告,合并发行规模达到24.6亿元,成为年内新发规模最大的主动权益类基金。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此前一天,首批新模式浮动管理费率基金之一的华商致远回报混合也宣布成立,发行规模达到20.82亿元,刷新年内同类产品的募集纪录。
除上述两只产品外,年内还有多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募集规模逼近20亿元。整体来看,截至7月17日,年内主动权益类基金合并发行规模已达569.64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28.01%。
首批科创债ETF上市首日强势“吸金”。按照7月17日的基金净值计算,科创债ETF华夏最新规模已突破百亿元大关,约为142亿元。按当日平均成交价粗略估算,该ETF当日资金净流入约111亿元,单日规模增幅超过378%。
此外,科创债ETF鹏华7月17日成交额也高达183.61亿元,换手率为612.17%,最新规模突破109亿元。
与此同时,有渠道人士透露,深交所上市的4只科创债ETF中,也诞生了2只百亿元级ETF,分别是嘉实科创债ETF、富国科创债ETF。
根据Wind统计,年内已有50只主动权益类基金清算,其中不乏发起式基金。截至7月16日,7月份以来,包括国联智选红利股票、海富通优势驱动等6只主动权益基金进入清算程序。其中多只基金均是因为“触发基金合同终止”,在无需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的情况下,基金合同自动终止并进入清算程序。
从年内清算的发起式基金来看,不乏一些热门板块的产品。如申万菱信专精特新主题布局于人工智能、TMT等板块,富荣医药健康布局医药。
截至目前,首批新模式浮动管理费基金中,已有25只产品公告成立,发行规模合计为247.62亿元。
不久前,第二批11只新模式浮动管理费率基金集体上报。其中,景顺长城基金、建信基金等2家机构旗下的产品为股票型基金,国泰基金、华泰柏瑞基金、东方红资产管理等9家机构旗下的产品为偏股混合型基金。在此次上报的第二批浮动费率新基金中,高端装备、医药等热门板块成为了行业主题产品的重点布局方向。
7月18日,广发基金经理刘格菘管理的6只基金公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报告。从相关基金的重仓股调整来看,普遍变化较大,特别是对一些前期布局的新能源车产业链、半导体设备类公司进行了减持,如赛力斯、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等;与此同时,他在二季度较为关注新消费、互联网以及军工产业,也对部分港股资产进行了加仓。
刘格菘在季报中表示,继续在下半年关注国内外经济发展变化,以及政策对产业的影响等。
7月17日,永赢基金首席权益投资官、权益投资部总经理高楠管理的公募基金披露二季报。根据二季报披露数据,高楠在多个产品中集中配置TMT与创新药方向。
其中,高楠代表作永赢睿信在二季度的前十大重仓股包括泡泡玛特、中际旭创、康方生物、新易盛、匠心家居、信达生物、潍柴重机、百济神州、三生制药和紫金矿业。从个股变动看,中际旭创、新易盛、信达生物、三生制药为新进重仓股,康方生物、百济神州等个股则获得增持;与此同时,比亚迪、九号公司、嘉益股份等退出重仓名单。
上一交易日,市场全天震荡分化,截至收盘,沪指涨0.5%,深成指涨0.37%,创业板指涨0.34%。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57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317亿元。板块方面,小金属、能源金属、化肥等板块涨幅居前,而游戏、多元金融、消费电子等板块回调居前。
具体来看,稀土永磁概念股集体走强,华宏科技涨停,稀有金属ETF基金领涨4.12%,稀土相关ETF集体走强。
下跌方面,湖北ETF领跌,游戏ETF、传媒ETF回调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