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和某些账户开在这些营业部有关。比如,方新侠相关的账户,可能就托管在中信证券西安朱雀大街营业部。”
“另外,市场主要是从操作手法来认识游资的。这些知名游资往往都有自己的特点,长期的交易下来,市场对一些游资的操作手法形成了一定的记忆,当市场出现同样的操作手法的时候,或者看到某些交易来自某些席位的时候,往往会联想到是某一游资所为。”他进一步表示。
尽管相关游资席位背后肯定不乏短线高手,但如果投资者将每天营业部席位的买卖操作当作一种决策参考,可能无法如愿以偿。
从近年来的数据来看,头部游资席位的打板成功率其实并不高。据Choice数据统计,2024年全年,除东方财富证券相关营业部和各券商总部或分公司席位之外,龙虎榜上榜次数排名前30位的券商普通营业部的平均打板成功率为42%;2025年以来,这一数据为44%,均不足50%。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来,上述网传陈小群席位中国银河大连黄河路营业部的打板成功率为50%,比去年下降了9个百分点。对此,某大型券商营业部总经理向此外,尽管一些游资的操作还未被监管处罚,但其交易模式曾引发操纵市场的质疑,投资者也需警惕相关风险。
上述头部券商营业部总经理向“对于某只股票,游资也不是说只有一笔交易,可能是一个逐步建仓的过程,当市场追踪到建仓信息的时候,他可能已经在分批出货了。”上述头部券商营业部总经理进一步指出,“之前,可以看到监管对一些知名游资营业部内部工作人员开出的罚单,这些工作人员可以在后台看到这些游资的账户,但跟踪操作还是发生亏损。相比私募,这些游资调仓的速度更快,你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他们可能就已经割肉了。所以就我们业内的经验而言,这些游资营业部的买卖操作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某大型券商营业部总经理向2020年8月,创业板注册制的实施,将涨跌幅限制从10%提高到20%,开启了涨跌幅限制差异化时代。2021年11月,北交所采用30%涨跌幅限制,进一步丰富市场的层次。
如今,A股已形成多层次涨跌幅制度体系,这显著改变了市场博弈节奏,游资热衷的打板策略,其风险收益情况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20%和30%的涨跌幅限制让价格发现更充分,让市场可以在更短时间内完成对个股的价值判断。但涨跌幅限制的差异化,导致A股市场的生态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最明显的是市场流动性的分层效应,即有20%、30%涨跌幅限制的市场,吸引了大量高风险偏好资金,流动性呈现“脉冲式”特征,热点来时急剧放大,退潮时快速萎缩。
iFinD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科创50指数的总换手率达159.56%,远超上证50指数的39.85%。这种分化使得市场整体流动性结构更趋复杂。
游资与散户的力量对比,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在主板市场,游资与散户的关系呈现“引领-跟随”的特征;而在有20%和30%涨跌幅限制的市场,散户的劣势被进一步放大——相关研究显示,20%涨跌幅个股的关键决策窗口平均只有37分钟,而散户的平均决策时间超过2小时。
游资是中国资本市场最活跃的短期资金力量,一度通过涨停板战法在市场上游刃有余,这包括打板、排板、撬板等手法,其核心依托的是10%涨跌幅限制带来的稀缺效应。然而随着20%、30%涨跌幅限制的出现,游资传统模式受到了空前挑战。
涨跌幅限制的扩大,为游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收益空间。在传统10%涨跌幅限制下,游资单日理论最大收益为22.22%;而在20%和30%的新制度下,这一数字分别提高到50%和85.71%。
然而,收益的提升却伴随着风险的几何级增长。在10%涨跌幅制度下,游资单笔交易的最大单日亏损理论上限为18.18%;而在20%和30%涨跌幅市场,这一数字分别飙升至33.33%和46.15%。
相关研究显示,20cm的涨停个股在次日的溢价显著下降。这直接挑战了游资传统的套利模式,迫使其调整策略与风控体系,以应对更大的价格波动,平衡潜在收益与风险。
更严峻的是炸板风险的显著提升。市场数据显示,20%涨跌幅市场的首板炸板率高达60%以上,远高于10%涨跌幅市场的30%-40%。高炸板率背后是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封住20%涨停所需资金量通常是10%涨停的2-3倍,许多中小游资难以独立完成封板;同时,20%和30%涨跌幅市场的投资者对波动更为敏感,涨停板附近的抛压显著大于主板市场。
涨跌幅限制的增加给予市场更大的投机空间,最大理论单日收益由22.22%跃升至50%甚至85.71%。然而,风险也随之扩大,一个不慎便可能遭遇单日亏损超过30%的情况。
在10%涨跌幅制度下,游资往往等待个股涨停后再排队买入,依赖的是“涨停板溢价”这一相对确定的套利机会。而在有20%和30%涨跌幅限制的市场,这一策略的有效性大幅降低——部分是因为涨停难度增加,部分是因为次日溢价率下降。
2024年数据显示,20%涨跌幅个股的首板炸板率达62%,次日平均溢价仅3.2%,较10%涨跌幅时代分别上升28个百分点和下降4.8个百分点。波动空间的倍增,使得单日最大亏损扩大至33.33%、46.15%,直接颠覆了游资传统的风险收益模型。
面对制度变革,游资群体也相应地调整了打板策略。从市场公开资料来看,游资策略随着涨停板幅度的扩大,也相应发生了变化,比如由“板上确认”到“买点前置”、策略多元化、量化工具辅助等。此外,协同作战、策略融合、趋势增强等逐渐成为市场游资的共识。
涨停板制度的变化不仅影响游资本身,更对整个市场生态结构产生深远影响。10%涨跌幅时代的稀缺性套利逻辑,随着市场分层、流动性变化而改变,而这也催生了新生代游资的策略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