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丰华股份正式更名为鑫源智造。同一天,鑫源智造在重庆举办主题为“轻装上阵·智造未来”的战略发布会,披露公司两大核心业务将分别向“智能化”和“轻量化”发力。按照鑫源智造董事长龚大兴的说法,这是其在经历过去一年重组后的思考,对未来更为清晰的规划。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走到爆发式发展阶段的前夕,镁合金在轻量化材料的竞争发展中身位靠前。在发布会上,鑫源智造透露,目前公司已启动人形机器人新型材料替代研究。
向“智能化”和“轻量化”发力
去年8月,丰华股份完成控股股东变更及股权交割等事宜,东方鑫源集团有限公司成为丰华股份的控股股东,东方鑫源实控人龚大兴成为丰华股份实控人。
紧接着在去年12月末,丰华股份完成无偿受赠控股股东旗下重庆鑫源农机股份有限公司51%股权的事项,公司主营业务拓宽至农机、通机及园林机械产品的生产制造。
在今年8月22日下午举办的战略发布会上,鑫源智造明确公司两大核心业务板块的发展方向,即农机业务向“智能化”深度转型,镁铝业务强化“轻量化”技术优势,通过协同发力,构建“材料—场景—智能”三位一体的产业生态。
发布会上,鑫源智造与宁德时代、重庆大学国家镁合金工程技术中心、山西瑞格金属新材料有限公司、安徽灵犀机器人有限公司就新材料战略合作进行了现场签约,围绕“轻量化+智能化”共建技术研发平台。
在产业生态协同方面,鑫源智造方面披露,将在汽车、低空经济、机器人、3C产品及其他新兴领域,开发适用于特殊场景的轻量化、智能化装备壳体部件,探索更多跨界合作的可能。
已启动人形机器人新型材料替代研究
龚大兴在发布会上表示,镁合金作为一种重要的轻量化材料,凭借天然的轻质特性、不断提升的综合性能,以及日益凸显的成本优势,正在从“潜力股”变为“主力军”。
民生证券近期的研究报告显示,常见的轻量化材料包括铝、镁、PEEK材料等,相比于铝,镁和PEEK材料的减重会更加明显,但两者的缺点主要是成本较铝更高。近两年,随着镁价回落,压铸技术提升,镁的汽车应用场景大幅扩张,后续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的机身材料。
重庆大学国家镁合金工程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蒋斌教授表示,镁合金在汽车上的应用潜力巨大,单车用镁量已从2005年的0.8kg,上升至2020年的12.8kg~16.5kg,预计到2030年甚至可能达到100kg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鑫源智造透露,目前公司已启动人形机器人新型材料替代研究,开发满足高强度、低重量要求的传感器支架、关节部件等精密组件,并与相关机器人企业达成了技术合作意向。
同日披露的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鑫源智造的营业收入为3.29亿元,同比增长388.33%;实现归母净利润978.70万元,同比增长284.45%。其中,子公司鑫源农机实现营业收入2.56亿元,净利润522.02万元;子公司镁业科技实现营业收入6760.79万元,净利润569.0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