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已告知部分组件供应商暂停其针对中国市场设计的 H20 AI 芯片的生产,这使得国产替代再度成为热点。
随着国内多地在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和大模型产业应用上的政策支持不断加码,AI赛道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焦点。特别是大模型在医疗、金融、工业制造等场景的加速落地,强化了投资者对行业长期空间的预期。
此外,国际市场方面,美国及欧洲科技巨头在AI芯片和应用端持续加大资本开支,形成全球共振效应,进一步推动了人工智能上下游产业链的景气度。市场情绪在政策与海外信息的共同推动下再度活跃,资金集中流入AI相关概念股和相关ETF产品,带动整体行情走强。
产业链扩张与技术突破并进
从基本面来看,人工智能行业正处于高速成长期。核心算力端,国产GPU和AI芯片的自主研发持续突破,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不断增强,为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软件与算法层面,大模型的商业化落地进入提速阶段,不仅在互联网场景扩展,还逐渐渗透至政务、交通、能源等公共服务领域。
与此同时,资本市场对人工智能企业的投入热情高涨,相关企业的研发费用率普遍提升。数据显示,部分创业板AI公司在上半年实现营收与利润的双重增长,验证了产业应用的真实需求。整体来看,AI产业链已形成从上游算力芯片到中游算法平台、再到下游行业应用的完整闭环,这种全链条发展模式为行业带来长期成长确定性。
政策驱动与需求共振下的长期价值,关注20cm标的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国泰
投资逻辑上,人工智能具备“政策加持+产业需求+技术突破”三重驱动因素。首先,政策红利提供了稳定的发展环境,各地政府相继出台支持AI产业的专项资金和人才政策,降低了企业扩张的不确定性。其次,需求端的快速释放保证了行业高景气度,从消费级应用到工业、医疗等领域的渗透,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市场规模扩张。
对于投资者而言,20cm标的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国泰集中覆盖人工智能产业链核心标的,能够有效分散单一企业风险,同时把握AI产业长期成长的红利。中长期来看,随着AI在国民经济中战略地位的提升,该ETF有望持续获得资金青睐,成为投资者布局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