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常务会议重磅部署!民间投资迎政策利好,瞄准新质生产力、新基建等三大领域,海外综合服务体系也要升级
更新时间:2025-09-13 04:29:55 浏览次数:

  国务院总理李强9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前期防汛救灾工作情况和提升北方地区防汛减灾能力汇报,部署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若干措施,研究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审议通过。

  会议指出,民间投资对稳就业稳经济具有重要作用。要聚焦企业关切的突出问题,在扩大准入、打通堵点、强化保障等方面实施一批务实举措,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促进民间投资发展。

  要拓宽民间投资空间,支持民间资本加大新质生产力、新兴服务业、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要严格落实招标投标领域相关制度规定,保障中小企业政府采购预留份额,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等对民间投资项目的支持力度。要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破除限制民间投资的各种隐性壁垒,加强创新支撑和融资支持,完善服务体系,让民营企业敢投资、有回报。

  支持民间资本加大新质生产力等领域投资

  谈及为何会议专门提到要支持民间资本加大新质生产力、新兴服务业、新型基础设施等这几个领域的投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一带一路学院研究员万喆在接受她具体阐述道,首先,新质生产力主要还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现在也涵盖诸如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这些产业技术迭代快、研发周期长、风险与收益并存。民间资本市场敏感度高、技术转化效率高,在工业设备更新、回收循环利用等环节都显示出优势。“要顺利完成从实验室到商业化的漫长链条,需要基础研究、技术验证、工程化及产业化等多环节协同,民间资本可与政府、国有资本形成风险共担、功能互补的格局。”

  其次,新兴服务业主要涵盖健康养老、数字消费、文化创意等领域,呈现需求个性化、碎片化和场景多元化的特征。民营资本决策机制灵活,善于快速捕捉消费趋势,能够高效对接多样化需求。同时,这些行业未来将成为吸纳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载体,民营企业深度参与可进一步释放就业潜力。

  此外,新型基础设施具有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技术密集的特点。引入民间资本,一方面可输入先进管理经验,提高建设与运营效率;另一方面可借助多元化金融工具实现灵活退出,形成市场化的风险分散机制,拓展长期增长空间。

  在万喆看来,从现实基础看,民营资本参与这些领域已具备一定基础,并有望通过政策突破继续扩大。近年来,国家持续优化政策环境,比如放宽市场准入、创新融资模式、探索投贷联动、推动财政资金转股等,都是在为民间投资扫清障碍。上半年民间投资整体呈现结构优化,在高技术制造业中新材料、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机器人等领域的投资增速亮眼。

  “但也要看到,关键堵点依然存在。”万喆举例说,比如部分领域仍存隐性壁垒、融资成本偏高等。她认为,下一步需继续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破除地方保护、招标歧视等准入障碍;完善风险分担机制,通过税收优惠、保险产品创新等降低民间资本风险;强化要素保障,在用地、用人、数据资源等方面给予民间资本项目更多支持;引导长期资金参与未来产业投资,形成可持续的资本生态。

  进一步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

  会议指出,要着眼于为出海企业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王碧珺在接受“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面临强烈的出海需求,希望通过拓展海外市场开辟‘第二增长曲线’。”她说,另一方面,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正在经历深刻调整与重塑,地缘政治挑战持续演变,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在此背景下,中国企业在出海过程中亟需实现更加平稳、安全、可持续的发展,不仅要“走出去”,更要“走下去”“融进去”,不断提升应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能力。

  “然而,现有的出海服务体系尚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的现实需求。”王碧珺说,因此,中国企业迫切需要一个能够切实解决其出海痛点、层级较高、又能够落地的、综合性的服务支持体系。

  “通过构建和完善这一体系,将有助于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支持其更好地开展国际化经营,同时也将更好服务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她说。

  会议指出,加强协同联动,王碧珺告诉“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实际上将海外综合服务体系提升至更高层级。”王碧珺说,它是一个综合性的服务体系,不仅在国内有条件的地方设立出海综合服务港,也在海外设立综合服务站,并且国内外一定是会联动的,从而打通企业出海的全流程。

  “这是在现有服务体系基础上的进一步完善,通过整合、联动和综合化手段,提升跨境服务能力,构建一个层级高、可落地、综合性、能够切实解决企业出海痛点的服务支持生态系统。”她说。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