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功率半导体企业赴创业板IPO。3月7日,黄山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IPO申请获得深交所受理。
芯微电子在册员工793人,其中本科学历16人,占比2.02%;大专学历123人,占比15.51%;高中及以下学历654人,占比82.47%。
捷捷微电、扬杰科技、华微电子、立昂微专利数量分别为99项、285项、74项和62项,芯微电子仅为20项。研发人员方面,上述可比同行分别为208人、676人、616人和273人,芯微电子仅为88人。
多项产品毛利率低于可比同行
根据专业化分工和经营模式的不同,半导体行业的企业可以分为一体化模式和垂直分工模式。芯微电子正是一家IDM公司,集功率半导体上游材料生产、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终端销售与服务等纵向产业链为一体。
公司产品以晶闸管为主,涵盖MOSFET、整流二极管和肖特基二极管及上游材料。原材料方面,芯微电子自研自产6英寸抛光片、外延片。芯片方面,其2020年实现5英寸晶闸管芯片的量产。
从招股书来看,国内可比公司普遍营收、净利润大幅高于芯微电子,但采取IDM模式经营却相对稀少。2021年1-9月,捷捷微电、扬杰科技、华微电子、立昂微营收分别为13.46亿元、32.41亿元、16亿元和17.5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88亿元、6.07亿元、0.62亿元和4.18亿元。
芯微电子2021年1-9月营收2.75亿元,净利润0.79亿元。与四家可比同行上市公司相比营收和利润规模较小。
此外,芯微电子虽在外延片、晶闸管、MOSFET、二极管等行业均有布局,但多个产品毛利率低于可比同行。
外延片方面,芯微电子主要与立昂微对比。2021年1-9月外延片毛利率为25.08%,而立昂微2018年、2019年外延片毛利率分别为51.86%、49.95%,2020年半导体硅片毛利率为40.66%。对此,芯微电子表示主要系公司新产线刚刚建成投产,新厂房、新仓库及其他配套设施的折旧费用较高。
主力产品晶闸管方面,芯微电子主要与捷捷微电对比。2020年,捷捷微电晶闸管器件、晶闸管芯片毛利率分别为56.12%、71.84%,芯微电子毛利率分别为46.30%、62.98%,均低于捷捷微电。芯微电子认为,产品应用领域的不同以及疫情的影响导致2020年公司晶闸管芯片毛利率低于捷捷微电,但不存在明显差异。
MOSFET方面,芯微电子主要与捷捷微电、立昂微对比。2020年,捷捷微电MOSFET器件、芯片毛利率分别为19.05%、9.71%,而芯微电子毛利率分别为-11.04%、-15.74%。值得一提的是,立昂微2018年、2019年MOSFET芯片毛利率均低于芯微电子。
另外,受益于下游景气及产能提升等因素,芯微电子2021年1-9月MOSFET毛利率大幅提升,MOSFET芯片达到40.16%,MOSFET器件达到1.20%。
需要注意的是,据方正证券数据,4英寸硅片、5英寸硅片、6英寸硅片分别于1980年左右、1985年左右和1990年左右推出。目前市场主要由12英寸硅片、8英寸硅片占据。据SEMI统计,2019 年12英寸硅片占全部半导体硅片出货面积的67.2%。根据IC Insights预测,2021 年12英寸硅片产能占比有望提升至71.2%。
根据沪硅产业招股书,国内12英寸芯片制造产能持续提升,8英寸、6英寸芯片制造产能将持续下降。而芯微电子拥有两条芯片制造产线英寸。可以看出,芯微电子芯片产线与目前市场主流硅片需求之间存在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