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利好叠加,复合增速超20%,这个行业百亿市场空间打开——道
更新时间:2022-09-24 18:25:18 浏览次数:

  本周A股市场继续调整,虽然指数跌幅并不大,但一些个股的跌幅并不小。面对这样的行情,不少投资者比较担忧。

  不过,钱研君还是比较淡定的。在第二期的直播中,钱研君讲过坚实基础理论,这个理论的关键之处就在于,买入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的股票。而现在,这样的投资机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明显。

  在今晚的直播中,除了预告的三方面内容外,钱研君还会分享自己的投资体系——五步流程法。钱研君相信,这个体系会对大家有所启发,可以帮助大家理性看待目前市场的下跌。

  对于投资者来说,在行情不好的时候,恰恰是比较好的充电时间。

  欢迎老铁们关注

  本次直播主要内容包括:

  1、大师故事:13年27倍!基金经理彼得林奇的传奇故事2、研报焦点:三重利好叠加,超级电容行业迎来加速拐点?3、看懂财报:如何透过财报看出一家公司的竞争战略?

  目前新能源等热门赛道的调整尚不充分,传统赛道大多数都处于左侧位置,所以现在还看不到能够带领市场持续走强的领头羊板块。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周就不推出白金版了。按照惯例,钱研君还是写一篇特别版的道达研选。接下来钱研君就和老铁们分享一下超级电容行业的投资逻辑。

  行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在消退

  超级电容是一种新型功率型储能器件,具备充电时间短、使用寿命长、温度特性好、绿色环保等特性。超级电容已作为备用电源、功率电源、能量回收系统被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工业、国防军工等领域。

  超级电容属于电化学储能器件,主要由正负电极、电解液及防止发生短路的隔膜构成,电极材料具备高比表面积的特性,隔膜一般为纤维结构的电子绝缘材料,电解液根据电极材料的性质进行选择。

  按工作原理,超级电容可分为三类,双电层电容是目前市场主流的超级电容类型,混合型超级电容具备更高的能量密度,正在成为重要研究与发展方向。

  超级电容产业链的上游是电极、电解液等原材料环节,中游是制造环节,下游是电力、汽车、交通等终端应用环节。

  为什么现阶段要关注超级电容行业呢?能量密度较低、储能成本较高,是过去限制超级电容应用范围的两大因素。不过混合型超容能量密度大幅提升,原材料国产化带动超容成本持续降低,之前的限制因素的影响正在消退。

  东吴证券指出,技术进步、成本降低、政策驱动三重利好,有望共同推动超级电容打开应用天花板。

  混合型超级电容在保持较高功率密度的基础上,显著提升能量密度,不断拓展下游应用边界。凭借更高的能量密度属性和较低的成本,混合超级电容在分钟级别的储能、大巴车等领域成功打开应用天花板。

  超级电容上游材料主要包括电极、电解液、隔膜、引线等,电极、电解液、隔膜占成本比例分别约35%、30%、20%。

  其中,电解液国产化配套相对成熟,本土厂商新宙邦占据我国超级电容电解液50%以上市场份额,而电极与隔膜则因技术壁垒较高而长期依赖进口。元力股份、北海星石、凯恩股份等本土厂商正大力推动电极、隔膜材料国产化,在原材料国产替代趋势下,超容材料成本下降必然成为趋势。

  “十一五”到“十四五”期间,各部委相继出台多项政策以在技术创新、应用拓展、产业培育等方面支持超级电容产业发展。

  综上,东吴证券认为,超级电容行业正在迎来加速拐点。

  超级电容在立足智能表、轨道交通等成熟市场的同时,在港口机械、采掘装备、电网调频、油改电、储能、电动大巴等领域打开市场,尤其是储能、电网调频、乘用车用等市场潜力较大,百亿市场空间正在打开。

  根据超级电容产业联盟数据,2021年全球超级电容市场规模达15.9亿美元,预计2027年将达37亿美元,2021年至2027年市场规模复合增速约18%;2021年中国超级电容市场规模达25.3亿元,预计2027年将超60亿元,2021年至2027年市场规模复合增速将超20%。

  2022年是超级电容在电力调频、混合储能领域规模落地的元年!2022年以来,超级电容在国内首次应用于火储一体化调峰调频、首次应用于一次调频、首次应用于岸储一体化项目。

  风险提示:1、电网调频、汽车等超级电容新兴下游应用市场增长不及预期;2、超级电容后续能量密度提升、成本降低程度不及预期;3、超级电容产业链国产化进程不及预期。

  好了,今天就和各位老铁聊到这里。

  欢迎老铁们关注

  本次直播主要内容包括:

  1、大师故事:13年27倍!基金经理彼得林奇的传奇故事2、研报焦点:三重利好叠加,超级电容行业迎来加速拐点?3、看懂财报:如何透过财报看出一家公司的竞争战略?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