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国务院同意,商务部印发,在全面总结2015年国务院批复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经验基础上,聚焦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节点、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高地、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高地、建设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发区治理样板等4方面主要任务提出14项措施。力争通过五年努力,苏州工业园区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改革取得明显突破,基本建成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为全国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作出示范引领。
近日,四川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印发,提出到2027年,四川人工智能产业实现“十百千万”发展目标,成为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第四极。“十百千万”发展目标,即打造10个以上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行业标杆大模型,攻克100项以上性、颠覆性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壮大100家具有全国竞争力的领军企业,人工智能科技企业达到2000家以上,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以上,算力总规模突破40000P。
北京市经信局近日发布的明确,到2027年,新型储能技术创新和产业水平稳居国内前列,“三城创新引领、两区集聚带动、多点协同支撑”空间格局进一步深化,产业集群和生态体系不断完善。建成1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和2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型储能产业示范园区,引育3—5家百亿元以上规模的生态主导型企业,涌现一批细分领域国内领先的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新型储能产业营收力争超过1000亿元。
11月18日至19日,2024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在昆明成功举办。在中外友好城市颁奖典礼上,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国际友好城市联合会向沈阳、成都、福州、哈尔滨、杭州、呼和浩特、昆明、南昌、乌鲁木齐、武汉等10个城市颁发了“国际友好城市杰出贡献奖”,以表彰这些城市在开展国际友城工作中的突出表现。
11月20日,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瑞兵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1年9月,山西在全国率先完成省级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修订,明确婚假30天,符合政策生育奖励延长产假60天,男方护理假15天,子女不满3周岁每年育儿假15天,夫妻双方所在单位可以分别每月发放不低于200元的婴幼儿保教费。
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2024年12月21日至22日举行。教育部11月21日公布,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388万,较2024年再降50万。
随着研究生扩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考研报名人数均呈现持续增长态势,2023年达到474万人,自2015年起持续9年持续快速增长。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438万,较上年减少36万,是近年来首次下降。
另据麦可思研究,考研人数下降的同时,读研人群的增长速度也在放缓。数据显示,随着“考研热”的降温,境内读研比例增长放缓至17.6%,与上一届基本持平,没有延续过去几年持续增长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本科毕业生在读研选择上更加趋于理性。
放榜
近日,竞争力智库、北京中新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机构在北京发布,揭晓“2024中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2024中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区”。
显示,2024中国百强县市分布在16个省份,江苏上榜数量最多、有24个,其次是浙江22个、山东15个。百强县市地区生产总值平均为1267.76亿元,其中,约六成突破千亿元,有10个突破两千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速达到6.4%,比全国高1.2个百分点,近八成百强县增速跑赢全国。在全国人口下降、县域人口普遍流出的大趋势下,超过一半的百强县市实现常住人口净流入,人口“磁吸效应”显著。
2024中国百强区分布在14个省份,江苏上榜数量依然最多、有22个,其次是广东21个、浙江18个。百强区地区生产总值平均为2148.82亿元,超七成增速跑赢全国,平均增幅达到6.0%,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平均为18.78万元,是全国的2.1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平均为144.20亿元,平均增长9.3%,比全国增速高1.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