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指四连跌,特斯拉市值蒸发超6400亿元;宇树科技G1机器人算法升级,展示武打动作;深圳壮大“20+8”战略集群,实施“
更新时间:2025-02-26 09:41:33 浏览次数:

  1、2月25日,深圳市市长覃伟中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2025年深圳将推动产业加快向高向新向优升级,主动适应并引领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壮大“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保持两位数增长。深圳将全力竞逐人工智能、低空与空天等产业新赛道,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加快算法理论、具身智能、高阶智驾、端侧轻量化模型等核心突破,打造超智协同、异构融合、训推一体、普惠泛在的可持续训力供给体系,丰富发展人工智能终端产品,加快建设国家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争创城市空中交通管理试点,率先实现全球首个全市域级空天地一体化低空通感网络全覆盖。

  2、美股三大指数收盘走势分化,道指涨0.37%,纳指跌1.35%,标普500指数跌0.47%,纳指与标普连续第四个交易日下跌;大型科技股普跌,特斯拉跌超8%,市值蒸发89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468亿元,总市值跌破1万亿美元关口;英伟达、谷歌跌超2%,微软、Meta跌超1%;Strategy跌超11%,Coinbase跌超6%,Rivian跌超4%。中概股多数上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0.58%;理想汽车涨逾13%,小鹏汽车涨超5%,阿里巴巴、哔哩哔哩涨近4%,京东、金山云涨近2%。

  3、WTI原油期货结算价跌2.5%,报68.93美元/桶。布伦特4月原油期货收跌2.35%,报73.02美元/桶。欧股收盘涨跌不一,德国DAX 30指数收跌0.07%报22410.27点;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11%报8668.67点;法国CAC40指数跌0.49%报8051.07点。

  1、宇树科技官博昨日更新一则,标题为“功夫BOT:宇树G1”,并表示“算法继续升级,任意动作任意学”。中,G1机器人完成了连续武打动作并保持平衡。人形机器人在春晚火爆出圈之后,作为研发机器人的企业负责人,王兴兴表示,在今年年底之前,整个AI的人形机器人会达到一个新的量级。如果顺利的话,到明年或者后年一些基础的,比如说服务业或者一些工业其实基本可以推起来了。近年来,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发展,创新产品频出,人形机器人逐步从理想走进现实,具身智能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点评:人形机器人行业正处于技术革新与市场扩张的关键时期,随着各大科技巨头宣布下场机器人,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产业化的元年,注定了2025年机器人方向的资本开支会大幅增加。全球人形机器人百强中国占超30%,全球市场加速布局机器人产业,2、2月25日,深圳市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2025年深圳将主动适应并引领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壮大“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深圳将全力竞逐人工智能、低空与空天等产业新赛道,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加快算法理论、具身智能、高阶智驾、端侧轻量化模型等核心突破,丰富发展人工智能终端产品,加快建设国家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争创城市空中交通管理试点,率先实现全球首个全市域级空天地一体化低空通感网络全覆盖。

  点评:随着相关政策的密集落地,低空经济已进入快速发展期。飞行器未来从电动化向网联化、智能化的发展离不开信息基础设施的支持,2024年信息基建的招标较少,因此2025年首批6大eVTOL试点城市、财政较宽裕省市率先低空发布信息基建招标。低空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而eVTOL则被视为低空经济的核心商业载体。3、国家药监局网站2月25日发布通知:为满足监管急需,助推采用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高质量发展,经研究,国家药监局批准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立项。国家药监局要求,要采用快速程序开展标准制订,做好标准的起草、验证、征求意见和技术审查等工作,保证标准质量和水平。如何通过脑机之间的信息交互实现“互学习,进而促进脑机智能的协同演进,是突破脑机性能瓶颈的重点和难点。

  点评:脑机接口能实现大脑与机器直接信息交流,促进生物智能与机器智能融合,被公认为是新一代人机交互和人机混合智能的核心技术。研究机构表示,2024年,中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为32.0亿元,增长率为18.8%,随着脑机接口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4、2月25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相关负责人在北京表示,预计到2027年全固态电池开始装车,到2030年可以实现量产化应用。固态电池具有安全性更高、使用寿命更长、充电速度更快等优势。2024年是中国全固态电池的里程碑年份,2024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申请的全固态电池专利快速增长,是日本的三倍。国内主要汽车电池企业都开始聚焦以硫化物为主体电解质的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目标是实现车用电池比能量每公斤400瓦时。专家预计,全固态电池的产业化开始时间是2027年,2030年实现量产。

  点评:目前众多车企和电池企业都已明确了固态电池量产节点,长安计划 2027 年推进全固态电池逐步量产;比亚迪计划 2027年小批量生产,2030年大规模应用;上汽集团计划2026 年四季度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等,全固态电池有望在未来2-3年完成小批量上车。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