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李若彤:归去来,再现荧屏高光,何以在短剧赛道“狂飙”
更新时间:2025-03-12 21:48:16 浏览次数:

  2000年凭“小龙女”一角在全中国声名鹊起时,李若彤也许未曾料到,25年后,她会通过一部短剧再度迎来自己的荧屏高光。

  近日,短剧“上星”卫视,收视率力压同时段大部分传统电视剧,引发广泛关注。为何长期依赖“小屏”的短剧,此番登上“大屏”后,面对截然不同的用户群,依然能引爆市场?

  
 

  在卫视上播出 这部短剧的如今,李若彤已59岁,在自己的“午后人生”,她用短剧点燃大小屏。“我觉得很惊喜,但不意外。惊喜是因为我第一次涉足短剧领域,能够收获这样的成绩。”李若彤告诉登上东方卫视并定在其黄金时段播放,首播就拿下了高收视率。酷云数据显示,在当天黄金时段全部卫视剧集的表现中,以0.3249%的收视率排名第三,仅次于已播出至高潮部分的长剧。

  
 

  “挺意外的。我们没有想到它能与今年的热剧等媲美。我起初判断,可能是大家图一个短剧上大屏的新鲜,但没想到随后几天直至大结局,收视率的排名位置还继续升高了。”制片人赵聪在接受作为短剧,共16集,单集时长不足4分钟,每天播出2集。据欢网大数据监测,播出8天,在卫视剧集黄金时段的最高收视率曾冲上第二名,放在同时段55城的收视率来看,有4天其排名进入TOP3。该短剧平均收视率0.3604%,峰值收视率0.5445%。播出时,该剧在同时段的收视率曾超过等一众长剧。

  李若彤向

  “哪怕只有0.1秒的微表情,我也会用百倍感情把角色填满”

  仅从数量上看,微短剧间的竞争之势便堪称焦灼。显示,各平台去年共上线万多部微短剧。

  不可否认,李若彤的明星效应、“姑姑”的情怀牌,是为获取流量的一大要素。但在打动40岁以上观众之外,还能进入00后的视野,着实证明了作品质量。

  这与多版“小龙女”的“比拼”类似。“每一位‘小龙女’都是属于她那个时间段里最好的。”在与
 

  各版 李若彤坦言,作为创但从表演的角度来讲,李若彤认为,短剧和长剧并无太大差异。“作为一名演员,无论是长剧还是短剧,我最花时间的永远都是揣摩角色的内心,哪怕只有0.1秒的微表情反应时间,我也要尽自己最大努力,把角色内心百倍的感情全部填满。”

  在大小屏上取得双成功,也让更多短剧公司找上了李若彤。身处“午后”人生的李若彤为何还这么拼?

  “目前我在大量接触各种各样的作品和角色,也希望能够有机会做一些自己真正想要的表达创作。其中,我最关注的是中女困境、多重社会身份女性等能够聚焦当代的议题。另外,我在寻找一个真正能打动我、打动观众的母亲和孩子之间的故事。”李若彤向

  微短剧“按周”进化,精品化成分水岭

  微短剧“上星”始于2023年底,但比起年上线万余部的作品数量来讲,能被卫视选中、在大屏上播出的微短剧还十分稀缺。中国视听大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有30余部微短剧在全国省级卫视播出。

  “去年,微短剧市场普遍处于爽剧扎堆的局面,真正能对标长剧集品质的精品项目并不多。”赵聪向现在,赵聪认为:“通过尝试,我们看到了,微短剧能为卫视带来增量。”

  
 

  李若彤凭借短剧,再度点燃荧屏 中国视听大数据统计,微短剧“上星”后,展现出强大潜力,30余部微短剧收视规模超5亿户次。

  而今,微短剧已告别小众走向主流。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人,网民使用率为59.7%。

  庞大的用户群,铸就了微短剧庞大的市场。显示,2024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已达到505亿元,首次超过电影票房规模。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34.3亿元,2027年达到856.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9.2%。

  “短剧在飞速迭代,其进化速度几乎是按周‘进化’。”赵聪对行业的变化十分敏感,他告诉此外,赵聪还进一步表示,微短剧上星将成为一大趋势。“不管是电视端受众,还是手机端受众,大家对于好内容的喜好是一样的。未来更多项目登上大屏后,也会让电视台迎来一些新变化,比如短剧的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