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晚间,绿城服务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
年报显示,2024年绿城服务实现收入185.28亿元,同比增长6.5%;整体毛利率提升至17.3%,较去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核心经营利润达15.8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2.5%;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7.85亿元,同比增长29.7%。
“2024年,本集团在管面积达5.09亿平方米,较2023年实现双位数增长。这些多聚焦于一二线城市的优质服务空间,体现了公司从储备到交付再到拓展的良性循环能力,更为后续发展构筑安全边际。”绿城服务在年报中称。
3月24日,在绿城服务召开的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董事会主席杨掌法指出,公司2024年度完成了37.7亿元的物业市场拓展。在2024年的基础上,2025年设定物业拓展营收指标不低于40亿元,其中,非住宅业态要达到将近一半。因此,公司要进一步完善业务拓展的体系,强化业务拓展团队能力。
2020年以来绿城服务营收情况
业务板块分化与区域布局优化
在绿城服务四大收入板块中,2024年物业服务和咨询服务收入同比增长,而园区服务和科技服务收入则出现了同比下降,其中科技服务收入降幅最大。
年报显示,去年绿城服务物业服务板块收入124.01亿元,同比增长11.7%,占整体收入的66.9%;咨询服务收入24.12亿元,同比增长5.1%,占整体收入的13.0%;园区服务收入33.73亿元,同比下降5.5%,占整体收入的18.2%;科技服务收入3.41亿元,同比下降20.3%,占整体收入的1.9%。
2020年以来绿城服务股东应占溢利趋势 尽管科技服务收入在绿城服务的总收入中占比较低,但作为高毛利业务,其毛利率的变化也值得关注。2024年,绿城服务科技服务的毛利为1.34亿元,同比下降19.1%。在多板块协同增长方面,绿城服务仍然面临市场培育和盈利模式等挑战。
对此,绿城服务解释称:“主要受国内市场环境及房地产行业环境影响,部分签约业务因委托方要求等原因出现了延期执行的情况。年内,我们聚焦核心城市,并根据市场需求主动优化产品体系,升级产品内容,提升服务质量。后续将通过持续提高核心产品标准化,提升产品能力,优化客户结构等方式来推动业务的发展。”
从区域布局来看,作为绿城服务最大收入和毛利从在管面积结构来看,截至报告期末,杭州占比16.6%,宁波占比7%,长三角其他城市占比35%,整个长三角合计占比达到58.6%。从对应的收入结构来看,杭州占比36.1%,宁波占比5.7%,长三角其他城市占比27.5%,合计占该板块收入的69.3%。
2024年绿城服务地域收入情况 中物智库高级研究员宋子谦宋子谦指出:“杭州市场的表现尤为关键,2024年杭州地区物业服务收入达44.77亿元,单城贡献占长三角总收入的52.1%,全年净增4.9亿元。作为长三角经济重镇,杭州的独特优势使其成为绿城服务的战略高地。”
无论是在管面积还是收入结构,长三角地区对绿城服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结合当前上海、杭州及长三角房地产市场的复苏表现,长三角地区业务占比对未来收入的确定性较高。
值得注意的是,储备面积作为绿城服务未来在管面积的主要
数字化降本增效与业务融合创新
“近几年,上市物企各类摊销和减值很多,净利润已无法反映上市物企的真实业务情况。这个时候,核心经营利润这一指标就相对更有参考性。核心经营利润实现亮眼增速背后,主要是在收入增长、效率提升、费用管控三大维度上持续发力的结果。”宋子谦分析指出。
值得一提的是,绿城服务借助数字化赋能,在成本控制方面取得成效。年报显示,2024年绿城服务销售费用率1.9%,下降0.1个百分点;行政开支为12.56亿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1.5%。
绿城服务在年报中提到:“杭州成为今年科技创新最热的城市,公司或自主研发或融入生态,将科技服务作为构建公司差异化竞争,破局效率瓶颈的基础设施之一。与蚂蚁集团共推‘物业智能体’,将好服务送到业主身边等。AI眼镜、扫地与客服机器人,有些已在试点应用,有些正在加紧脑机结合的训练。”
此外,绿城服务积极推进业务融合战略。“物业+生活”模式在年内取得显著成效,其收入已占集团总营业收入的18.2%。以2024年杭州玉湖项目为例,开放首周每日客流量高达15万,此后周末客流量持续保持在10万以上。公司充分利用“物业+”公园综合运营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打造“公园+”城市服务新模式,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多元化、高品质的生活服务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