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乘联分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3月,全国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销量为512.7万辆,同比增长6%。其中,3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为194万辆,同比增长14.4%,环比增长40.2%。
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由于国家双新政策的推动,“价格战”相对温和,行业内卷状态改善,今年3月的乘用车同比零售增速创近10年来新高,扭转了近10年来3月零售增速偏低的特点。“3月国内乘用车零售销量同比净增了25万辆,实现今年前3个月同比增长6%的超预期‘开门红’。”崔东树称。
今年3月,国内自主品牌乘用车零售销量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达到122万辆,同比增长31%,环比增长33%,市场份额为62.7%,同比增长7.7个百分点。1~3月,自主品牌零售市场份额63%,较去年同期增长7.9个百分点。
对于自主品牌乘用车持续保持高增长的原因,崔东树认为,这主要得益于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车市场和出口市场获得了明显增量,主流车企转型升级表现优异,如,比亚迪、吉利汽车、奇瑞汽车、长安汽车等传统车企品牌市场份额提升明显。
3月,国内主流合资品牌乘用车零售销量在同比降幅收窄至2%的同时,环比也实现了大幅正增长。乘联分会数据显示,3月,主流合资品牌乘用车零售销量为48万辆,同比下降4%,环比增长45%。其中,3月德系品牌乘用车零售份额17%,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日系品牌乘用车零售份额12.2%,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美系品牌乘用车市场零售份额达到6.8%,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
豪华车方面,3月零售销量同比下滑幅度也较2月份进一步收窄,且相较于上个月呈现出大幅正增长。数据显示,3月,国内豪华车零售销量为25万辆,同比下降7%,环比增长68%,市场份额12.9%,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传统豪华车市场零售份额表现较好。
受美国加征关税等外部环境影响,今年3月份我国乘用车出口出现了负增长。乘联分会数据显示,3月,我国乘用车出口39.1万辆,同比下降8%,环比增长10%。其中,自主品牌出口达到34万辆,同比增长1%,环比增长10%;合资与豪华品牌乘用车出口4.7万辆,同比下降45%。
今年1~3月,中国汽车乘用车出口达到112万辆,同比增长1%。“美国加征关税对于东南亚等多个国家的经济、股市来说,都会是‘灾难性’影响,这将影响到中国汽车的出口增长。”崔东树在接受不过,崔东树强调称,中国汽车出口美国占比微乎其微,尤其是自主品牌乘用车几乎没有在美国市场销售,因此中国生产的自主品牌汽车不会受到美国加征关税的影响。“本轮关税调整或会在短期内影响中国自主品牌在海外部分基地的投产建设布局,如自主品牌在墨西哥等国的投资建厂会更谨慎。”崔东树称。
今年3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99.1万辆,同比增长38%,环比增长45%,零售渗透率为51.1%,较去年同期提升8.7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为72%;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为35%;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6%。
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量方面,3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112.8万辆,同比增长35.5%,环比增长35.9%,厂商批发渗透率为46.8%,较2024年3月提升9.2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63%;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36%;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5%。
今年以来,新能源乘用车批发渗透率皆未突破50%。不仅如此,3月份的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渗透率较2月还下滑了0.2个百分点。
对此,崔东树向乘联分会数据显示,随着自主车企在新能源路线上“多线并举”策略的实施,市场基盘持续扩大。3月,厂商新能源月度批发销量突破万辆的厂商达到18家,占新能源乘用车总量的92.7%。
3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排名前十的车企分别为比亚迪、吉利汽车、特斯拉中国、上汽通用五菱、长安汽车、奇瑞汽车、零跑汽车、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和小米汽车。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特斯拉中国在3月份以约7.88万辆的成绩从上个月的第六名回归排行榜前三,但其这一销量却较2024年3月出现了同比11.5%的下滑。“这是自主品牌新品推出对特斯拉两款车冲击影响比较大的体现。”崔东树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