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987年首次来到中国,在复旦大学读书,1993年再次选择来中国创业,这期间看到了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边,中国丹麦商会全国创始会长、特雷通集团创始人兼CEO李曦萌操着流利的中文向大家介绍他与中国的缘分。
“我曾经使用的是黑莓手机,现在换成了华为,因为华为手机的功能非常强大。此外,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的进步也令人惊叹。”那边,来自希腊的武瑞斯提前1个小时到达现场,只为有更多的时间与中国企业代表交流。
5月22日,由中国贸促会主办的2025年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在北京举行,主题为“拥抱数智时代,携手共同发展”。尽管全球跨国投资低迷,但这场峰会却格外火爆,外商代表都希望能借此抓住中国机遇。
外商期待与更多中国中小企业合作
“我认为中国与比利时在很多领域都有合作的空间。”中国比利时商会副主席皮埃尔·米罗什尼科夫接受“中国对外开放的政策对外资企业非常友好。”皮埃尔·米罗什尼科夫进一步对皮埃尔·米罗什尼科夫强调:“就双方贸易而言,我们需要一个稳定的市场,需要双方都有一个公平且长远的愿景。我们要真正的双赢合作,而不是朝令夕改。只有中国能做到这一点,让我们感受到更多的开放。”
皮埃尔·米罗什尼科夫
武瑞斯则表示,中国与欧洲在航运、可再生能源等诸多领域都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希腊的企业正在参与中国船舶制造。与此同时,他也希望在欧洲能看见更多中国生产的新能源汽车。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企业变得越来越开放,这对全球都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武瑞斯进一步表示,他很高兴在国外看到许多中国的好公司,人们谈到新能源电池、太阳能、海水淡化等,首先想到的就是中国企业。
中国丹麦商会的代表马蒂亚斯·博耶在峰会现场对
境外参会机构及人员数量为历届之最
尽管全球跨国投资低迷,但这场只举办1天的峰会,竟然吸引了来自48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位代表参会。
根据中国贸促会公布的数据,外方代表近400人,来自48个国家和地区136个机构,包括外国政府机构、国际组织、境外商协会、境外在华商协会、在华外资企业的代表。18家境外在华商协会全部派员参会。70家在华外资企业高层代表参会。150家中方企业和机构派员参会,包括央企及中央金融机构46家、民企94家,其中全球500强企业27家。
中国贸促会产业促进部一位负责人向为何峰会在“外商圈”能够集聚如此高的人气?就如武瑞斯所说,这是他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我想见见这里的人,见一见感兴趣的公司,和他们谈一谈,如何拉近我们彼此的关系。”
武瑞斯
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包括构建数智化协同体系,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共享数智技术红利,营造开放公平的创新生态;发挥数智时代新优势,促进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加强数智技术应用,赋能绿色低碳转型;推动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增进人类共同福祉和深化全球工商界合作,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六个方面。
“产业链、供应链是世界经济的血脉。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血脉的畅通。”任鸿斌表示,当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加剧,世界进入了新的变革时期。在这个时候,更需要全球工商界和商协会携手打造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新开发银行行长、巴西前总统罗塞芙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当前,全球经济正遭受着美国大规模保护主义的政策压力,美国宣布的关税措施已经给全球经济带来了深远的损害,并且也削弱了国家之间的信任,加剧了全球波动,使全球经济陷入更加脆弱的境地。
罗塞芙认为,金砖国家推动包容性发展,捍卫多边主义并支持技术共享,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则为许多发展中国家拓展了资本获取、技术获取、能源转型和互联互通的渠道,这些倡议都以相互尊重、共同利益和尊重多样性为基础,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替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