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创新药公司在各个研发项目出海方面受到了全球MNC的瞩目,进一步打开了市场空间。为什么中国创新药会成为全球跨国巨头的必争之地,可以将医药行业的投资框架放到一个全球的视角中,我们看一下中国的创新药行业的比较优势是否可以继续持续,主要从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展开分析。
回顾过去,2010年到2020年是一个重要的积累期,一方面产业端在仿制药时代也积淀了很多生产工艺,包括质量控制体系的建设,这个过程相当于在隐形练兵。从靶点发现到临床申报的全链条服务的完善,也降低了临床前的研究成本,提升了中国药企的研发速度。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之一,在医疗制造领域拥有非常完善的产业基础和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在原材料的供应到设备开发生产等环节都极大提升了效率和稳定性,在国际市场上都是具有相当大成本优势的,也让中国的企业能够为全球市场提供高性价比的医药终端产品。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也能从资本市场的发展中收获更多的支持,包括2018年港股18A和2019年科创板第五条标准等资本市场的政策也助力了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和创新药企获得上市融资,为研发提供助力。
从研发效率的角度,我们也有相当高的临床研究的效率,包括国内患者的招募速度、比较完善的PI体系等。2010年到2020年是一个积累期,包括产业的积累、CXO、资本、人才配套的整体长期积淀。2020年进入到从量变到质变的阶段,这个阶段中国的医药研发的前期积累得到了释放,医药行业整体的创新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在多个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创新药的研发和高端器械设备中逐渐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甚至在一些ADC、双抗等领域,我们在全球是领先的。所以这一点也是一个工程师红利的释放,并且这个积淀过程仍然在持续,未来的五到十年也很期待能够看到更多的全球成果。
如果在此背景下,今年以来创新药板块迎来了价值重估,行情有所回暖。感兴趣的投资者可以关注创新药ETF国泰。里面包含的医药行业里面主要的创新药,不仅有A股,还有港股的,成分股生命周期的覆盖分布也相对比较全面,既包含一些成熟的药企,也有一些纳入临床阶段的Biotech,创新药ETF国泰是跨市场中长期配置中国创新药产业的均衡选择。
注:指数/基金短期涨跌幅及历史表现仅供分析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市场观点随市场环境变化而变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文中提及指数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和保证。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选择与风险等级相匹配的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