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友利银行在其官网发布信息称:“依据监管规定,为提升互联网贷款业务服务质效、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对本行互联网贷款业务合作机构相关信息进行公示。”
事实上,除友利银行外,近期不少外资银行披露了一系列互联网贷款合作名单,显示出外资银行在消费贷市场的重视程度和合规程度正逐渐加深。
值得一提的是,9月1日,正式落地实施。目前,贷款经办机构包括18家大、中型银行和5家其他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外资银行不在此列。
官网信息显示,友利银行公开的合作方为云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产品为京东金条,合作范围涵盖贷款业务获客与营销、运营服务以及线上、线下催收业务。
同时,产品介绍显示,友利银行京东金条消费贷款是客户可通过京东金融等平台申请的个人信用消费贷款,是由京东金融平台负责运营,该行100%出资的互联网助贷产品。
除友利银行以外,不少外资银行此前也披露了互联网贷款合作机构名单。
比如,韩亚银行近期在其官网披露的互联网贷款合作机构名单显示,合作方包括海尔消费金融、重庆度小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重庆蚂蚁消费金融公司等13家平台运营机构。
东亚银行在其官网公示的消费贷款合作信息中,蚂蚁智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微众银行分别成为该行“蚂蚁信用贷”“微粒贷联合贷”产品的合作方。在个人经营性贷款方面,东亚银行还与网商银行合作开展互联网个人经营贷款业务,产品名称为“网商贷”。
渣打银行则与4家平台展开合作,合作产品分别为蚂蚁信用贷、京东金条信用贷、金城银行金企贷、微众银行微业贷。
此外,富邦华一银行合计披露了52家合作机构,包括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融资担保公司以及京东、字节跳动互联网平台关联方等。
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外资银行披露互联网贷款合作机构名单呢?
该通知要求,商业银行总行应当对平台运营机构、增信服务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通过官方网站、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等渠道披露名单,及时对名单进行更新调整;商业银行不得与名单外的机构开展互联网助贷业务合作。
“一方面要满足监管要求,近年来,监管部门持续强化对联合贷款业务的规范,要求银行加强合作机构准入管理和信息披露,确保权责清晰、风险可控。”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接受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接受值得一提的是,9月1日,正式落地实施。目前,贷款经办机构包括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5家其他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外资银行不在此列。
那么,国内目前正在实施的消费贷贴息政策,会对外资银行布局消费贷市场造成何种影响?
“消费贷贴息政策通过降低借款人实际利率,有效刺激了消费需求,为银行零售信贷业务带来增量机遇。此举有助于外资行借助其稳健风控和优质服务切入中高端消费贷市场。”王蓬博对苏筱芮表示,消费贷贴息政策涉及的名单机构主要为大中型银行与头部消费金融公司,但文件中给出的重点场景包括促进消费的路径,亦能够为外资银行布局消费贷市场提供参考。外资银行可结合自身的客群、场景资源禀赋,结合政策导向合理选择合作伙伴,布局有增长潜力的消费贷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