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与控制权之争:北京汇源、文盛汇与国中水务的“三方局”
更新时间:2025-08-16 03:24:43 浏览次数:

  诸暨文盛汇一方已投入的7.5亿元中大部分存放在双方共管账户,由诸暨文盛汇控制,未直接进入生产经营环节。

  二是“资本公积弥补亏损”提案,涉及68.9亿元债转股资金,其中大部分债权人尚未实际受领股权。汇源方面认为,若直接用这部分资本公积弥补亏损,等同于迫使相关债权人接受债转股,变相剥夺重整计划赋予相关债权人的选择权。对于已实缴出资的债转股股东而言,这可能导致未全额出资的诸暨文盛汇按60%比例参与利润分配,自身则仅有机会按30%享有股东权益。

  今年3月下旬,文盛资产方面在接受而接近汇源的业内人士此次对“文盛资产方面回复的内容严重违反了和,也没有经过公司其他股东的认可,更不符合会计制度,上述说法是他们的一厢情愿,去年他们也找律师事务所论证过这种说法,现在又是想通过操控股东会的方式,去确认这种说法已达到掩盖诸暨文盛汇出资不实的目的。”该人士告诉国中水务为何“喝不下”汇源了?

  2024年,国中水务曾计划通过控股诸暨文盛汇实现间接对汇源的控股,公司股价一度连续多个交易日涨停,市值短期内大幅提升。但种种原因下,相关计划未能成行。8月11日下午,国中水务在回应事实上,国中水务与文盛资产并非首次合作。国中水务背后的大股东鹏欣集团曾与文盛资产有过一段“蜜月期”:比如,在重整汇源之前,文盛资产曾帮助国中水务寻找过两个资本运作标的;2021年年底,文盛资产还和鹏欣集团旗下上市公司鹏欣资源合资,成立了鹏文欣盛,双方各持股50%。鹏欣资源曾为该公司出资3亿元。

  但进入2024年,上述“资本同盟”出现松动。

  这一年,国中水务与文盛资产之间围绕诸暨文盛汇股权的对价产生分歧。鹏欣资源2024年年报显示,当期鹏文欣盛带来的投资收益由盈转亏,上市公司对鹏文欣盛的投资减少了2亿元。

  2025年4月,国中水务宣布控股汇源计划终止。据各方表述,该计划流产的重要变量之一,正是诸暨文盛汇实缴资金存在争议,国中水务与文盛资产方始终未能就诸暨文盛汇的股权定价达成一致。

  有业内人士向公开信息显示,2023年开始,鹏欣系旗下多家上市公司遇经营困境:2023年,鹏都农牧营收174.49亿元,同比下滑10.15%;扣非净利润亏损8.67亿元。鹏欣资源营收53.73亿元,同比下降35.66%;扣非净利润亏损1.13亿元。

  2024年年中,鹏都农牧触发面值退市。2024年上半年,鹏都农牧营收66.53亿元,同比减少31.48%;归母净利润亏损3.26亿元,数额较2023年同期进一步拉大。

  与鹏欣资源和鹏都农牧相比,国中水务的体量较小。

  据国中水务2025年一季报,当期归母净利润亏损102.31万元,同比扩大152.0%。截至一季度末,国中水务公司应收账款达到2.55亿元,公司总负债为2.3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66%。

  透镜咨询创始人况玉清告诉后续将如何发展?

  针对汇源此次发布的公开信,况玉清对在此背景下,业内人士推测,部分股东可能倾向于通过资本公积补亏,再推动股权转让,以加快资金回笼。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许浩告诉“在表决权方面,公司法第四十二条规定,股东会会议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但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七条也明确,对于出资认缴未届履行期限的股东,其参与重大决策的权利可在获得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同意后受到限制,法院判例亦支持对逾期未缴出资部分的表决权进行限制。”许浩说。

  除了法律层面,市场人士认为,这场“三方局”可能影响的不仅是汇源的股东结构,还可能波及其融资能力与品牌稳定性。

  一位长期跟踪食品饮料并购的投行人士指出,在并购重组项目中,控股股东出资进度与交易对价匹配度,是监管审核的核心关注点之一,“如果控股方资金不到位,估值又存在较大分歧,不仅收购谈判难以推进,交易各方的信誉也会受到冲击”。

  目前,诸暨文盛汇、国中水务与汇源之间的矛盾尚无定论,但相关资本公积的用途、未实缴出资情况的处置以及后续控股权的归属,或将决定这场资本与控制权之争的最终走向。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