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传统存储器性能和容量瓶颈 华为发布AI固态硬盘
更新时间:2025-08-27 23:58:05 浏览次数:

  8月27日,华为正式推出面向AI时代的高端SSD系列化新品。硬盘是企业级存储的主要部件,是保存数据的关键介质,主要包括HDD和SSD两大类。其中,SSD是基于半导体芯片的无机械存储设备,原理类似 “大容量U盘”,完全依靠电信号实现数据读写。

  为什么需要推出AI SSD呢?一方面,随着AI大模型走出实验室,走进千行万业的生产系统,数据规模迎来指数级增长,数据读写效率直接影响企业生产力效能,而传统固态硬盘因为性能限制无法满足大模型的任务响应要求,继而影响AI的应用体验;另一方面,token成本居高不下。截至今年6月底,国内日均token消耗量突破30万亿,一年半增长超300倍,token数的消耗对基础设施的成本是巨大的考验。

  “AI未来要能够实现商业的正循环,要从整体系统的效率以及性价比综合考虑和优化。”华为公司副总裁、数据存储产品线总裁周跃峰说道。

  为此,华为推出专门为人工智能工作负载优化的高性能、大容量固态硬盘,包含OceanDisk EX、SP、LC三类SSD产品,分别适用于AI一体机训练场景;满足高性价比,适用于一体机和集群的推理场景;以及适用于集群训练场景。

  周跃峰表示:“相对过去普遍的SSD,我们的区别就在于它的高性能和大容量,我们希望通过AI SSD打破性能和容量的瓶颈。”

  不过,从全球市场看,目前海外厂商占据SSD市场的较大份额。TrendForce集邦咨询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前五大企业级SSD品牌厂商依次是三星、SK海力士、美光、铠侠和闪迪。

  但如今,面对AI新机遇,华为等国内厂商也正在加大SSD的布局,并在AI存储上持续突破。“随着AI架构从CPU为中心转向GPU为中心,整个系统的性能瓶颈已经发生了转移,从传统的CPU性能瓶颈转到以SSD为性能的瓶颈,这对SSD的创新带来新的挑战。”华为数据存储介质应用创新首席科学家程卓说道。

  同时,他从技术角度介绍了华为在SSD领域的一些创新。例如,华为和伙伴联合研制了32Die高密度堆叠技术,支撑单盘128T、245T的超大容量。同时,通过SpeedFlex技术,华为还研制了双层刚柔板,可以增大在SSD里的实际密度,同时还解决了狭小环境下更高的散热问题。

  最后,程卓还透露了华为未来在SSD领域的研发方向,具体包括:“首先是大容量,单盘容量从245TB迈向512TB、1PB,满足互联网场景下数据量快速增长,快速爆炸的场景;其次,超高性能;最后,AI算力卸载。将AI应用中的一些算子、计算任务,从GPU、NPU卸载到SSD盘上,缩短数据处理的路径,提升数据处理的效率。现在我们在研究的方向包括MoE专家卸载、知识库检索卸载等。”可以看到,华为的AI SSD不是单纯的硬盘,而是软硬件一体化的系统工程。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