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军乡:党建引领促搬迁  一体谋划强振兴
更新时间:2022-10-17 13:30:05 浏览次数:

  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绿化亮化工程,切实提高搬迁群众生活品质。至目前,全乡摸排落实的850户搬迁任务中,县城分散安置616户,中心村安置88户,乡镇集中安置点56套房屋已全部搬迁入住,并开工建设集中安置点二期工程,新建50-70㎡安置房36套。

  落实四项保障。强化组织领航定向。着眼“原籍管地管林,新村管房管人”的原则,依托老军乡生态搬迁融合发展党建共同体,将集中安置点纳入共同体一体管理,全面摸清集中安置点搬迁党员底数,规划建设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党员先锋服务站”,健全联系服务机制,建立需求、资源、服务项目“三张清单”,促进“快融入”的供需对接。并结合“学清单指引”“三进三问三查”“一行动一活动”等活动,扎实开展党性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用情、用心、用力解决搬迁群众的疑难事、揪心事、操心事。着力构建乡风文明、和谐稳定、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推动实现人口集中布局、产业集聚发展、设施集中配置、社会集成治理的聚集示范效应。强化扶持稳定增收。用足用活用好搬迁政策,融合推进搬迁群众“产业就业稳一批、公益岗位吸一批、自主创业扶一批、外出务工转一批、社会保障兜一批”的“五个一批”安置措施,谋划实施建设用地增减挂土地整理项目,同步推进搬迁腾退,同步落实拆旧复垦,通过对迁出地复垦土地实施土地流转、特色种植等方式,带动集体增收、群众致富,2022年落实复垦土地840亩。依托各村现有养殖小区,采取“统一规划,集中连片、政策扶持,农户自建”的方式,开工新建搬迁安置集中养殖规模经营示范点2个,计划集中搬迁养殖大户52户,并通过“党支部+村集体经济+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实现村集体经济与企业、农户携手发展,合作共赢。发挥集中安置点交通区位优势,修建沿街住宅商铺,着力发展以产品展销、餐饮服务、物流中转、应急救援为主的通道物流服务产业,增加群众经营性收入。持续走好劳务输转的增收路径,以花草滩循环经济产业园为基地,大力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组织搬迁群众在乡域工农企业、合作社就近务工,实现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强化宣传广泛动员。采取会议恳谈、外出观摩、算账对比、解疑释惑等方式,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入户、发放宣传单、实地参观考察、印发《致老军籍干部群众的一封信》等方式,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一对一”讲解,统筹算好安全账、民生账、长远账、经济账,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抢抓难得机遇,享受政策红利,切实让群众打消后顾之忧,将其思想从“要我搬”转变为“我要搬”。强化担当践行使命。坚持把狠抓落实作为最鲜明的工作导向,将地灾搬迁工作纳入 “定责、定标、定人、问效” 乡村干部“三定一问”考核机制,树牢“一盘棋”、工作“一个调”、严守“一把尺”。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进一步锻造抓落实的优良品格,强化抓落实的责任担当,提升抓落实的专业能力,以“事不过夜”作风和“钉钉子”精神笃定干事,努力为山丹县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打造“老军样板”,贡献“老军经验”。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