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A股盘前重磅要闻精选(2023年1月12日)
更新时间:2023-01-12 09:18:58 浏览次数:

   重要宏观新闻

   1、发力早力度大 多地敲定今年投资计划

   2023年首月,多个省份相继披露今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及重大项目投资计划,其中不少省份今年计划完成投资额度超万亿元。河南、安徽等地还积极推动重大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力争首季“开门红”。

  
 

   2、推动“五个中心”能级提升 上海提出今年任务书

   “沪伦通”、债券通“南向通”等创新产品和业务推出,“上海金”“上海油”“上海铜”等价格影响力日益扩大,世界首个体细胞克隆猴等一批创新成果持续涌现,首架C919大飞机正式交付,中欧班列“上海号”开通运行…… 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在过去五年间成绩斐然,下一步该如何进一步提升能级,正在召开的上海两会给出了答案。

  
 

   3、推介会一场接一场 促消费一波接一波 深圳开年经济“热气腾腾”

   “福田不仅有深交所,还有125个公园,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1.6个,在这里可以更加开心地赚钱” “福田有‘福田’,罗湖有‘福地’……” “南山区上市公司密度全国第一”“落户前海可享受深圳市、南山区、前海合作区三重政策叠加优势”……

  
 

   4、再启14天期逆回购呵护节前资金面 央行开年公开市场首次净投放710亿元

   1月11日,央行开展了650亿元7天期和22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Choice数据显示,1月11日有160亿元逆回购到期,因此央行当日公开市场实现净投放710亿元。这是1月以来连续多日大额净回笼后,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首次净投放。

  
 

   5、积极因素不断积累 今年居民贷款有望逐步回暖

   2022年,“企业较强、居民较弱”的信贷格局几乎贯穿全年。2023年,来自政策与市场、供给端与需求端的积极因素正在积累,有望逐步推动居民部门贷款回暖,同时企业部门贷款或继续走强。

  
 

   市场要闻精选

  
 

   1、煤炭股地产股联袂上涨 业绩预增主线受资金追捧

   周三,A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沪指表现略强。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3161.84点,跌0.24%;深证成指报11439.44点,跌0.59%;创业板指报2445.97点,跌1.13%。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为7418亿元,与上一个交易日几乎持平。北向资金则大幅净流入76.14亿元,已是连续6个交易日净买入。

  
 

   2、美股三大股指11日上涨 纳指上涨近1.8%

   据新华社纽约1月11日电 纽约股市三大股指11日上涨。截至当天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比前一交易日上涨268.91点,收于33973.01点,涨幅为0.80%;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上涨50.36点,收于3969.61点,涨幅为1.28%;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189.04点,收于10931.67点,涨幅为1.76%。

  
 

   3、2023投资怎么干?申万宏源两大首席告诉你!

   1月10日晚,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A股策略首席分析师、总量研究部联席总监傅静涛和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资产配置首席分析师、联席总监金倩婧亮相“上证零距离”直播间。两位首席认为,2023年预计权益市场回报率较2022年边际改善。2023年A股春季行情仍可期待,全年将分三阶段演绎。从风险调整后收益看,港股、A股要优于美股。

  
 

   4、头部私募频频加仓 多位明星基金经理发声看多

   近日,多家明星私募2022年12月月报出炉,其对2023年的布局也随之曝光。具体来看,半夏投资旗下产品2022年末权益净仓位接近九成,石锋资产旗下部分产品2022年12月组合仓位提高近1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开年以来多位明星基金经理发声看多。多位头部私募人士表示,伴随着宏观环境改善,组合仓位正逐步增强进攻性。后续将加快调研节奏,积极布局2023年市场机会。

  
 

   5、开年调研步伐不停 外资巨头上调A股评级

   2023年开年以来,外资机构做多中国资产动力不减。一方面,北向资金继续呈现大幅净流入;另一方面,挪威中央银行、瑞士联合银行、百达资产管理、施罗德投资等知名外资对A股上市公司展开积极调研。

  
 

   产业要闻精选

   1、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圈定13个重点任务 2023年首要任务:工业稳增长

   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1月11日召开,会议总结2022年工作,部署2023年重点任务。上海证券报

  
 

   2、“种牙”整体费用有望降一半——口腔种植牙省际联盟集采看点解析

   平均中选价格降至900余元,与集采前中位采购价相比,平均降幅55%;全国近1.8万家医疗机构参与集采,采购需求量达287万套……1月11日,口腔种植体系统集中带量采购在四川开标,产生拟中选结果,拟中选产品公示后将发布正式中选结果。

  
 

   3、17部门:到2030年知识产权服务行业营业收入突破5000亿元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1月1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等17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到2030年,知识产权服务高质量、多元化供给持续扩大,从事知识产权服务的规模以上机构超过2000家,行业营业收入突破5000亿元。

  
 

   4、广电总局:建立完善网络视听从业人员教育培训机制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日前印发了《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加强视听新媒体人才培养,建立完善网络视听从业人员教育培训机制,强化网络视听播音员主持人、网络主播、网络视听内容审核员等网络视听从业人员思想引领、文化培育、道德建设和专业能力提升。

  
 

   5、全国1100多万套“登记难”房屋有了“红本本”

   经过自然资源系统不懈努力,目前全国1100多万套存在历史遗留问题“登记难”房屋有了“红本本”,2600多万群众吃下“定心丸”。

  
 

   公司要闻精选

   1、股价“过山车”脱轨基本面 ST公司交易须谨防风险

   日前发布公告提示多重风险之后,*ST中昌的股价近两日终于踩下了连续涨停后的“刹车”。透过公司股价的连日波动,可窥见其股票交易背后高悬的风险。据悉,*ST中昌目前存在被终止上市、被立案调查、内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见、商誉减值等多项“隐忧”。

  
 

   2、政策发力需求提振 钢铁产业回暖可期

   相比2021年整体盈利水平创下新高,2022年的钢铁行业走得颇为艰难:钢材价格承压运行,煤焦等原料价格强势,钢企整体效益处于近年来较低水平,部分钢企更是出现了巨额亏损。

  
 

   3、益生菌市场趋热 多家公司积极布局

   一则有关XBB.1.5新冠病毒变异株(简称“XBB.1.5”)的不实消息,“搅红”了益生菌市场。

  
 

   4、A股公司ESG风险频发 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亟待提升

   长期跟踪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状况、致力于推动环境信息公开的民办非企业单位青悦环保统计显示,2022年10月至今,A股上市公司的ESG风险信息超千条,涉及环保、安全生产、卫生健康等。仅环保风险而言,安诺其等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公司本身或参股控股公司收到环保罚单。

  
 

   5、北交所新股调整发行底价有因 目的:增大询价空间、防止破发

   近一个月来,十余家拟赴北交所上市的企业纷纷调整发行方案。有市场猜测北交所新股发行定价方式是否出现调整?亦有声音质疑调低底价,让利于二级市场,是否能有效防止破发?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