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维2025丨融进去:品牌出海塑造“改变”的力量
更新时间:2025-05-15 21:37:55 浏览次数:

  。本期聚焦“出海升维”,从全球化发展赋能品牌价值增长的角度,深入探讨品牌在新阶段的升维之道。

  骄阳炙烤着肯尼亚基苏木的红土小径,当地农民莫里斯·安南达用布满老茧的手指在传音TECNO手机屏上滑动。

  这位转行进入农业的退休教师刚完成一笔交易——通过手机支付结算雇工酬劳,这在他执教的三十年里是无法想象的。“现在你如果有钱,把现金放在自己的口袋里并不安全。”他说。

  在这个东非村落,传音控股的手机不仅改变了他们与亲人之间的沟通方式,也正在改变当地农民的生存法则——使用手机查看天气,来帮助农业生产;在网上出售产品,减少了中间商的干预⋯⋯

  
 

  传音控股旗下TECNO手机在西非加纳的户外广告

  这是中国品牌出海的一个缩影:不只是国际贸易的“走出去”,也是在当地市场“融进去”的过程。它标志着,中国品牌正在完成从市场参与者到价值共建者的升维,正在塑造一种“改变”的力量。

  
Glocal理念:全球化思维,本地化创新

  传音控股开设B站账号,发布了一条,下面的评论IP地址很多来自坦桑尼亚、塞拉利昂等非洲国家。

  如今在非洲,每卖出两台手机就有一台来自传音控股,它的确是“非洲之王”。

  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发布的非洲智能手机销量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品牌在非洲的市场占有率已经突破80%,其中传音控股以51%的市场份额领跑。

  “产品始终是品牌的核心。”传音联合创始人、董事阿里夫在接受另外,针对非洲国家局部地区经常停电、早晚温差大、使用者手部汗液多、通信基建相对落后等问题,传音控股针对性地研制了相应的技术,应用在手机产品中。针对当地用户兜里揣好几个手机、随身带好几张电话卡的问题,传音控股还推出了“四卡四待”手机。

  据IDC全球手机季度跟踪报告,2024年,传音控股在全球手机市场的占有率为14.0%,排名第三;其中智能机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为8.7%,排名第四。

  传音控股的年报显示,2024年除了非洲,传音还在巴基斯坦、孟加拉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的智能机出货量中排名第一。非洲的经验,在全球化更广泛的市场。

  “在成为强势品牌之前,品牌出海采取全球本地化的策略是明智之举,通过‘本地化’逐步实现‘全球化’。”工信部品牌培育专家、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陈明在接受在他看来,产品的本土化改进需精准把握当地消费文化与价值观,平衡品牌调性与用户需求,既避免过度自我,又保持品牌独特性。“产品本土化是必要非充分条件,需与品牌叙事形成合力。”

  
人要走出去:文化出海改变消费者选择

  不过,随着全球市场竞争的加剧,产品出海仅凭价格和质量优势难以突围。品牌认知对于消费者决策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品牌塑造能够帮助企业建立独特的品牌形象和价值主张,不仅是企业赢得市场信任的基石,更是构建长期竞争壁垒和本地化生态的关键。”阿里夫表示,“在多年的全球化运营过程中,传音深刻认识到品牌并非简单的标识,而是通过本地化创新、文化融合与消费者信任构建的综合体系。”

  品牌承载着文化,也传递着文化,文化影响着消费者。相比手机行业,白酒行业对此感受更加深刻。

  “品牌塑造,文化先行。在加拿大、东南亚,我们积极建设国际品牌文化体验中心。”洋河股份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时间总会浇灌出丰盛的硕果。”汪信标说。

  不只是洋河股份,其他头部酒企已开启破局实验:贵州茅台提出“让世界爱上茅台,让茅台香飘世界”的愿景;五粮液推出“和美全球行”行动。

  不过,当前白酒国际化仍面临着一些难点和问题。在舍得酒业营销运营管理中心总经理朱应才看来,白酒走出去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人要走出去”。

  “不能以纯粹的贸易思维,以为在海外找一个代理商把酒卖给他就行。”朱应才说,“只有优秀的推广团队到了一线,给外国消费者讲清楚中国白酒文化,才能占领外国消费者心智。中国白酒的出海,首先是文化的出海、品牌的出海。”

  文化认同看似无形,却是影响品牌出海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白酒诸多的出海举措,旨在消弭文化差异与消费习惯冲突。

  在陈明看来,品牌在出海过程中获取“文化征服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求同,即品牌能够表达全球消费者所认可的价值观;二是存异,即保持自身的文化差异与深厚内涵,以异域风情吸引当地消费者。

  事实上,从去年的电子游戏,到今年的动画电影,越来越多富含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品在海外吸粉,不断证明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的市场价值。

  “作为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内涵的中国品牌,完全可以在保持自身文化吸引力的同时,激发当地消费者的好奇和尝鲜心态。”陈明认为。

  
经济新引擎:海外品牌价值8年增长173.1%

  4月25日上午10时,长江上的汽笛声划破天际。万吨巨轮“BYD SHENZHEN”在海巡艇和拖轮的护航下,缓缓离开舾装码头,驶向巴西。

  这艘全球最大汽车滚装运输船,也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新能源汽车海上运输平台,装载着比亚迪自主研发的箱式电池组及轴带发电机。

  这并非孤帆远影。自2023年启动自有滚装船队建设以来,比亚迪已有6艘滚装船陆续入列“出海舰队”。当这些钢铁巨兽穿行于国际航道时,带走的不仅是产品,更是一个个流动的中国品牌符号。

  数据显示,我国外贸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展现出强劲韧性。2025年前4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4.14万亿元,同比增长2.4%;而出口则以7.5%的增速成为核心引擎。

  上市公司是其中的中流砥柱。以2024年半年报数据统计,中国上市公司海外业务收入突破3.83万亿元,同比增速超12%;海外业务收入占比10.98%,提升1.39个百分点。

  海外市场业务的增长,推动中国上市公司海外品牌价值的水涨船高。据按现价计算,海外榜TOP50合计品牌价值8年间上涨了173.1%,平均每年复合增长率为13.4%。

  
 

  数据中国上市公司海外品牌价值增长,意味着文化影响力的提升和社会责任的成长,塑造的是更多“改变”的力量。

  以“新三样”为代表的外贸主力军——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组件,每项都紧扣绿色低碳主题。中国品牌正以绿色科技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这背后暗合着ESG理念的深层逻辑。

  比亚迪在其2024年ESG报告中提到,其商用车足迹已遍布全球六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400个城市。“纯电动客车单车最高行驶里程已超过59万公里,创造了全球纯电动客车最高里程行驶记录。”

  陈明看来,全球化品牌建设实质是构建一个贯穿全球价值链的“超循环系统”。

  “强势品牌必须成为连接全球价值链与自然生态周期的纽带,”他特别强调,“这个‘品牌生态圈’的核心,正是ESG理念凝聚的价值共识。”

  阿里夫对此高度认同。他表示,传音海外品牌的塑造,正是通过深度融入本地市场,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为当地市场创造长期价值,建立更深层次的情感联结,包括人才的培养、赛事的赞助、基础设施的改善等。“目的就是要树立强大的品牌形象,实现可持续发展。”

  “品牌出海不同于产品出海,征服市场靠的是品牌所代表的道德和精神力量。”

  陈明表示,“从这点来说,是否做好ESG也可以成为检验企业出海是否做到品牌出海的一个重要标准。”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