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华为正式发布AI推理创新技术UCM,作为一款以KV Cache为中心的推理加速套件,UCM融合了多类型缓存加速算法工具,分级管理推理过程中产生的KV Cache记忆数据,可扩大推理上下文窗口,实现高吞吐、低时延的推理体验,降低每Token推理成本。这一技术或能降低中国AI推理对HBM技术的依赖,提升国内AI大模型推理性能,完善中国AI推理生态的关键部分,进一步拉动了国产算力板块的情绪。此外,市场预期DeepSeek R2大模型在8月15日~8月30日发布,也或成为推理算力需求爆发的潜在催化剂。
另一个可以关注的点在于,创业板50指数中有多个金融科技成分股,历史上往往受益于市场成交活跃度的提升。近期A股市场成交额持续放大,今日全市场成交额达2.18万亿元,创下年内次高,前一交易日1.91万亿元。例如,成分股中的同花顺、东方财富、指南针等均深度布局金融信息与交易服务业务,有着非常好的商业模式,收入与市场交易活跃度高度相关。具体逻辑来看,在成交额提升的背景下,这类平台的增值服务工具及广告推广收入使用率或付费率有望提升,从而带动收入增长。而边际成本相对较为刚性,因此呈现较高的经营杠杆效应。换言之,市场成交活跃时,有望为指数带来更大的业绩和估值弹性。
短期维度,主要关注中报整体情况及事件催化。短期行情相对更依赖中报业绩兑现度以及政策、题材催化。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创业板50市盈率TTM处于过去5年48%分位数,估值较历史高点仍有一定空间。若8月集中披露的龙头公司业绩优于或与预期一致,叠加央行货币政策有望维持宽松,或有望在“题材+业绩”双驱动下维持结构性上行。从事件催化的角度,建议投资者关注后续机器人技术更新、国产替代政策、新AI模型例如DeepSeek R2发布等政策及产业动态。
中长期走势更多取决于产业成长的可持续性、政策支持的延续性。创业板50ETF、科创创业ETF成分股集中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医药等赛道,这些行业普遍有较高的成长属性。中长期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以下方面:1、产业成长周期角度,半导体周期回暖的节奏、AI算力需求曲线、机器人渗透率提升速度,以及医疗行业政策与集采动态。2、龙头公司研发与技术迭代进展角度,需要持续跟踪龙头公司研发投入占比、专利布局与新品落地情况,判断其护城河是否在扩张。3、政策与国际环境角度,建议投资者关注全球供应链、国际技术封锁与贸易环境影响,尤其是半导体与高端制造领域。
数据此外,下半年结构性牛市韧性或延续,人民币升值和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是重要支撑,金融板块因低波动、高股息特性受险资青睐,科技成长板块则受益于融资成本降低。随着南下资金逐渐提升对于港股以及其部分板块的定价权,全球宏观环境波动对港股的扰动边际减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