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健康险付文捷:产品力的核心并非堆砌过多责任,而是精准捕捉消费者痛点 医疗险研讨会④
更新时间:2025-07-18 20:26:13 浏览次数:

  当前,商业医疗险市场竞争已进入深水区。行业如何突破增长桎梏、明晰发展路径,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7月10日,会上,嘉宾们立足业务一线实践,充分交流、碰撞思想,带来兼具前瞻性与实操性的观点,为商业医疗险行业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较于数千元的车险支出,消费者对健康保障的付费意愿普遍偏低,甚至认为“几十元的惠民保已足够覆盖需求”。

  对于当下市场对健康险价值认同与付费意愿不足的现状,在闭门研讨会上,太平洋健康险互联网业务中心总监付文捷表示,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行业价格策略的持续下行,使得消费者对健康险的价格锚点不断降低,进而导致其对产品的认知与保险公司的产品定位出现明显错位。

  
 

  太平洋健康险互联网业务中心总监付文捷

  在其看来,精准捕捉需求痛点、强化自身能力建设与政策协同,将成为行业破局的关键方向。

  在产品端,付文捷强调,单纯堆砌保障责任并非提升产品力的核心,关键在于精准触达消费者痛点。她指出,当前消费者付费决策虽仍受价格主导,但情绪价值的权重正逐步上升,这要求保险产品设计必须动态追踪客户需求,深度匹配不同群体的支付能力与人生阶段特征。

  谈及行业能力建设,付文捷认为,保险公司需重点突破三大领域:其一,升级核保核赔模式,紧跟国家医保局数据要素开放与合作政策导向,积极响应保交所、中保信等平台的联动信号,以抢占发展先机;其二,强化健康管理能力,通过激励机制破解其“逆人性”的推行难题;其三,深化医疗网络建设,尤其是突破与公立医院的合作壁垒,鉴于公立医院在我国医疗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如何通过资源倾斜与公益联动构建深度合作,成为考验企业经营能力的关键。

  政策协同方面,付文捷建议,若能通过官方背书、开放账户资源等方式助力商业保险提升投资效率,将有效缓解行业获客成本高、效率低的困境。当前保险公司主要依赖自有团队、互联网及自营渠道获客,而民众对政府公信力的高度认可,意味着政策支持将显著提升筹资效率。

  针对带病体保险这一细分领域,付文捷认为,专业健康险机构可借鉴“小步多试、快速迭代”的思路,在政策框架内开展小范围试点。以业内推出的带病体产品实践为例,通过合理风控与定价,轻微异常体人群的风险水平可控,这为行业进一步放宽产品设计尺度提供了参考。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