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例基因编辑猪肺成功移植人体 对话主要参与者:距离临床应用还有多远?
更新时间:2025-08-27 20:58:11 浏览次数:

  刷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教授何建行与合由于肺源短缺,常有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在等待中失去希望,这一突破性进展,让业界看到了异种肺移植从实验室走向临床的可能性。这一研究对肺移植面临的供体短缺困境有何意义?距离临床应用还有多远?

  就此,作为供体猪研发者的潘登科告诉

  关键突破 跨物种肺移植首例记录

  “我们秉承一个原则,就是不发新闻,只发科学论文。”

  说这话的陈忠华是国内器官移植领域权威专家。8月25日晚上,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教授何建行作为第一异种移植是指将一个物种的器官移植到另一个物种体内。全球首个异种移植手术可以追溯到1906年,早于人类同种器官移植,但由于排斥反应等问题,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被同种器官移植远远甩在身后。

  在216小时的监测期内,该肺异种移植物保持了活力和功能,未出现超急性排斥反应或感染迹象。这表明通过基因移植后24小时,团队观察到类似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的严重水肿,这可能是由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术后第3天和第6天,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似乎导致了异种移植物损伤,到第9天出现部分恢复。

  还提到,尽管本研究证明了猪到人肺异种移植的可行性,但与器官排斥和感染相关的重大挑战仍然存在,仍需持续努力,以优化免疫抑制方案、完善基因修饰、改进肺保存策略,并评估急性期后的长期移植物功能。通过解决这些挑战,未来的研究能够完善肺异种移植的方法,使其更接近临床转化。

  肺移植是现在唯一能真正替换肺脏的办法,主要用于那些已经到了肺病终末期的患者。其中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缺少可用的肺源,另一个原因就是肺的表面积大,在膨胀的时候又特别脆弱。这导致在摘取和移植的过程中,肺很容易受到损伤,所以肺移植的成功率在所有器官移植里是比较低的。

  同种移植尚且如此,异种移植面临的挑战更大。不同物种之间的器官移植,人体的免疫系统会把外来器官当成 “入侵者”,排斥反应会特别强烈。

  潘登科说,无论是同种移植还是异种移植,肺移植都面临着比其他实体器官移植大得多的障碍。这些挑战包括强烈的免疫排斥反应、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高度敏感性、复杂的器官相容性问题以及因为直接暴露于外部环境从而增加感染风险。

  所以,在移植之前得先对供体猪的器官做基因改造,解决免疫排斥的问题。简单说,就是通过技术手段修改猪的基因,让人体的免疫系统 “认不出” 这是猪的器官。

  云舟生物相关负责人对研究案例表明,经过基因前述云舟生物相关人士也表示,简单来讲,这次实验证明猪肺“能活”,但就像一个“样机”测试,离真正给活人用还很远。未来要证明:猪肺能单独撑住人的呼吸好几周甚至几个月;吃药不能多到让人完全没免疫力;不能带来猪的病毒风险。

  接受媒体时,何建行表示,该成果标志着异种肺移植领域迈出关键一步。接下来,将进一步优化基因

  肺源需求 异种移植领域离临床应用有多远?

  “人类自身的器官固然是最适合的,但其数量远远无法满足需求。”作为我国国际标准化器官捐献理论实践的第一人,陈忠华对移植器官短缺现状有着清楚的认知。

  他告诉在国外,拓展新的器官学界一直在寻找理想的异种器官。此前的研究显示,由于猪器官与人器官大小相近、最近几年,异种移植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突破。2021年10月,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首次将基因2025年3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窦科峰院士团队等在 杂志期刊发表论文,首次将基因这些突破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广泛关注。

  不过,陈忠华告诉对于这一前沿技术,参与到供体猪制备的达硕集团董事长钟浩则相对乐观一些。他对“异种移植的技术难点已经被突破,甚至可以说,异种移植的存活时间要超过同种异体已经不是技术问题。”但钟浩也提到,从脑[*][*]患者应用到终末期患者,再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试验,异种移植还需要积累更多案例数。”

  据他预计,如果用最快速度,明年就有足够的临床案例应用递交临床试验申请,异种移植在未来5年内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基因据了解,异种移植要取得重大突破,第一步需要利用基因这其中,基因“基因第二步,是将基因之所以如此要求,是由于在异种器官移植中,跨物种传染病的风险是致命的。此前,全球首例接受猪心脏移植的美国男子贝内特术后因不明原因去世。后来研究人员发现供体猪心中潜伏着猪巨细胞病毒,这也被推测可能是贝内特的[*]因。而经过超洁净技术制备与繁育的DPF无菌猪,则可以助力克服这一病原微生物控制难题。

  潘登科也表示,中科奥格的技术优势在于其使用基因据了解,伴随着异种移植技术突破,中科奥格和达硕集团这两家成都的高新技术公司,持续助力中国科学家走在异种移植领域世界前沿。今年以来,中科奥格参与了3例异种移植的重要手术。分别是1月进行的脑[*][*]受体异种移植,3月进行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异种移植和此次的猪肺移植手术。

  潘登科说,1月进行的研究是全球首例猪肾到脑[*][*]人体的肝脏原位移植,和这一次一样,都是探索性的亚临床研究,主要目的是观察猪到人体器官移植的可行性,特别是初步验证基因“3月的猪肾移植到患者更是一次突破性的临床治疗,目前患者已术后观察近6个月,状态良好。从实验数据积累来看,异种肾移植仍然应该是最先进入临床转化的管线,包括FDA率先批准临床试验的也是肾移植。”潘登科补充道。

  对于下一步研究计划,潘登科透露,目前全球开展的猪到人体亚临床和临床研究总共有26例,中科奥格参与其中10例。首条转化管线是异种肾移植,推进临床试验的时间取决于异种移植监管机制的建立。此外,公司也在与国内顶尖器官移植团队合作开展肝、心、皮肤、红细胞等方面的研究。

  潘登科还表示,不论同种还是异种移植,器官移植都要面临超急性免疫排斥反应、急性免疫排斥反应、慢性免疫排斥反应。通常,解决超急性排斥反应是手术成功的第一步,接着就是术后免疫方案,以逐步建立移植器官与受者的免疫耐受。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