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位机器人博士生报到,与同届新生央视主播互动,还到图书馆看书!现场曝光,网友:确定不是真人扮演的?
更新时间:2025-09-14 23:18:19 浏览次数: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举办的第二天,7月27上午10时,在世博展览馆内,全国首位机器人博士生诞生——“学霸01”从上海戏剧学院党委书记谢巍手里接过虚拟编号为“71”的录取通知书。

  上海理工大学联合上海戏剧学院共同设计机器人博士的培养方案,将生成式人工智能融入戏剧艺术创作,将具身智能融入具体专业性能培养。

  机器人博士的学习至少会包含基础模块、艺术模块、系统模块和任务模块等内容。如:1.基础模块:感知与认知建模、语言生成与交互、具身控制与动作表达;2.艺术模块:舞台角色扮演、艺术风格模拟、情感表达与叙事构作;3.系统模块:跨模态数据融合、创意生成机制、社会交互与伦理建模;4.任务模块:博士任务挑战、阶段汇报展演、“答辩”式成果评审。未来,它会与其他的博士同学进课堂学习理论与实践,并进入“AI人工智能+演艺”重点实验室和数字演艺集成创新文旅部重点实验室学习。

  “学霸01”如何来“学习”?

  李清都表示,现在“学霸01”也可以唱豫剧、沪剧、京剧等,但体验感还没那么好。动作在连贯性、美感上都差一些,需要他们把专业人员的动作拿来给它学。

  最开始是建数据集,用纯“动作捕捉”的方式。比如请京剧演员来表演,他们把动作表情手势等捕捉下来,再去训练机器人。

  未来可能就是它直接“看”来学习了,因为里的语料库数据集会大很多,有数据集之后再去生成一些表演,呈现出来也会更加自然。

  它不需要像我们的同学一样坐在课堂里,它只要“带着脑子”来就行,可以作为它的学习语料。

  所以“学霸01”要经历4年的教学,学会基本动作、表演套路和技巧。上海理工大学机器智能研究院负责教它“基础知识”,打通技术层面,让它具备学习和表演的能力;上戏杨青青老师也是“学霸01”的联合导师,他们团队负责让它具备“表演内核”,要有表演的能力和作品。

  “学霸01”在毕业时能达到怎样的状态?

  李清都表示,他希望那时的“学霸01”能在某些领域里达到专业演员的水准,但不可能是全方面的,可能在某些特色领域里它会超过专业的演员,达到顶尖水平。到“博士”毕业,它也应该有相应的艺术水准和作品呈现。

  
在上戏图书馆,机器人博士“学霸01”翻看叶长海教授,戏曲研究学者、研究生部主任李伟教授建议“学霸01”可从读起。
 

  通过大模型多模态感知跟交互,它的能力要能达到艺术所要的需求。后边接入的大模型,加上上戏提供的语料库知识库,机器人就要具备创新表演的能力。

  比如出个题目,让它表演一段什么剧,它会经过自己的思考然后呈现出来。就好像我们现在用的生成式大模型,比如Deepseek,你给它个题目写,都可以办得到一样。

  但这前提是,“学霸01”要学会人类的基本表演知识和表演技巧,同时还能理解动作融会贯通,能够把自己创造的故事,动作连贯地表演出来。

  “4年之后,它能够形成一个自己的代表作,能震撼到大家,我觉得就已经非常理想”。

  
 

  2025年上海戏剧学院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显示,中国内地影视男演员金世佳也进入了拟录取名单。上戏官网

  6月20日,上海戏剧学院发布了2025年上海戏剧学院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在拟录取名单显示,申请考核专业学位中,潘涛研究方向为数媒演播艺术,业务一科目成绩为92.34分,业务二科目成绩为88分,面试成绩为93.33分,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合格,总成绩为273.67分。

  公开资料显示,潘涛出生于1971年7月12日,先后供职于四川人民广播电台、上海卫视、东方卫视、中央电视台。2016年1月,潘涛正式进入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工作。2016年2月1日22时,潘涛首次亮相央视综合频道节目。2020年9月10日起,潘涛在中担任主播。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