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徽省的文化遗产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2-11-15 19:04:54 浏览次数:

  导读:安徽是一座历史文化气息浓厚的城市,有着许许多多的文化遗产,下面就带大家一起去看看安徽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吧!

  黄梅戏也被称为“采茶戏”,最初出现在湖北黄梅,而后兴盛于安徽安庆,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闻名中外。

  徽剧在中国戏曲剧种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京剧便是从它的基础上演变而来,除了京剧以外,南方许多的地方戏都与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徽剧对我国的戏曲的发展可谓是影响深远。

  珠算被誉为我国的第五大发明。影视剧中账房拨弄着方方正正的算盘,发出声声脆响的形象可谓深入人心,其实古代的计算方法十分匮乏,一直到明朝嘉靖年间,程大位在安徽一富足的家庭中降生,他自小就对数字有着过人的天赋,这也为他日后对算数做的巨大贡献奠定了基础,程大位呕心沥血编著了《算法统宗》,也凭借这本书成为了中国珠算的代言人。

  宣纸是中国独有的手工艺品,要得到一张质地棉韧、光洁如玉的宣纸,需历经一百余道工序,制成的宣纸不蛀不腐、光而不滑,安徽宣纸素有“千年寿纸”的盛誉。

  凤阳花鼓是集曲艺歌舞于一体的表演艺术,由一人到两人击鼓伴奏,载歌载舞,多为民间艺人们乞讨的手段,也得益于此广为流传,代表曲目有《凤阳歌》《秧歌调》等。

  花鼓灯是汉族舞蹈的典型代表之一,是一种灯歌锣鼓舞蹈情绪完美结合的集体舞,在安徽民间广为流传。

  《孔雀东南飞》不仅是中国古代史上最早的一篇叙事诗,同时也我国最优秀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并歌颂了刘兰芝与焦仲卿忠贞不渝的爱情。

  淮北梆子戏又称“沙河梆子”,淮北梆子的唱腔嘹亮有力,慷慨激昂,有着浓烈的地方特色。

  徽墨是驰名中外的“文房四宝”之一,用料极其考究,制作技艺非常繁琐,是中国传统制墨记忆中的珍品。

  徽州三雕分别为木雕、石雕、砖雕三种,是一种徽派风格的传统雕刻工艺,手艺精湛,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力,极具艺术价值,名声享誉中外。

  结论:以上就是关于安徽十大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了,读到这里你也一定对古人的智慧与才能赞叹不已吧!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