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高速服务区充电设施覆盖率达97%!多部门发声强化充电服务保障,新能源车主返乡不焦虑了
更新时间:2025-01-29 08:23:32 浏览次数:

  2025年综合运输春运工作专班估算显示,今年春运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创历史新高,预计达90亿人次。其中,自驾出行占比近八成,高速公路车流量中新能源车约占1/5。

  在春运开启之前,交通运输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并提到要强化新能源车辆充电服务保障,在繁忙服务区增设充电设施,探索实施快速服务、做到随充随走,合理布设移动充电设备。

  表示,1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春运形势和工作安排。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负责人高博表示,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不少朋友选择新能源汽车自驾出行。有关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保障情况,交通运输部门一方面指导各地加快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建立重大节假日高速公路充电繁忙服务区调度保障机制,最大限度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

  
 

  “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累计已经建成充电桩3.31万个、充电停车位4.93万个,较2023年底分别增加1.21万个、1.66万个,已建设充电设施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占比从2023年底的85%提升到了97%。除少数高海拔服务区外,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负责人高博介绍。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李春临也在此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会同相关方面“当前,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广泛应用120千瓦及以上的快充设施,浙江、江苏、广东等省份还建设了600千瓦~800千瓦的超充站,尽量满足短时快充的需求。”高博介绍。

  “对新能源车主来说,服务区充电桩全覆盖是基本要求,‘充得快’才是最核心的大需求。”湖南高速新能源公司董事长李扬表示。

  此外,为避免充电桩故障,一些省市通过新技术加强保障。例如,四川省开发的蜀道新能源充换电运营管理平台,可实时监控全省81%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该平台利用AI图像识别技术,能实时监测充电桩的繁忙程度、故障及隐患情况,从而提高综合调度水平和故障排除效率。

  同时,在实际使用中,为了提升充电效率,部分高速服务区在充电车位附近配备了专业人员,为新能源车主提供正确的充电桩使用方法指导。

  
 

  除充电桩之外,还有企业在高速服务区中调配了移动式充电桩,提供临时充电服务,充分发挥其灵活补电功能,减少充电等待时长,优化新能源汽车车主出行体验。据“以往春运期间,高速服务区的充电桩常常一位难求。今年有了新设备,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通过手机App发起了充电请求,不一会儿,机器人便向我的车辆驶来,充电方便多了。”一位新能源汽车车主表示。

  “引入移动充电车和充电机器人,不仅提升了充电效率,也为司乘人员带来了全新的服务体验。”某高速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