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市场重大事件:工信部将推动工业母机产业高质量发展,避免“内卷式”竞争、同质化发展;证监会:抓紧出台科创板和创业板改革
更新时间:2025-05-16 07:44:08 浏览次数:

  工业和信息化部李乐成5月15日主持召开第十四次制造业企业座谈会,聚焦加快推动工业母机产业高质量发展,听取工业母机企业情况介绍和意见建议。10家工业母机企业负责人作交流发言,围绕技术攻关等方面进行交流。李乐成表示,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扎扎实实搞自主创新,建强中试验证平台,补齐产业链短板弱项,要实现“化点成珠、串珠成链”,要坚持场景牵引。要高度重视产业生态建设,避免“内卷式”竞争、同质化发展,要发挥领军企业带动作用,建立更紧密的产学研用合作关系,强化产需对接,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第二届京津冀智能制造装备协同发展大会于5月13日至14日在武清区举行。大会期间,举行了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座谈会,宇树科技、云深处、优必选、阿里云等国内具身智能领域头部企业的负责人纷纷发言,共同探讨具身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场景。座谈会上,成立了“具身智能协同发展计划共同体”,推动具身智能技术赋能汽车、轨道交通、医疗、教育、装备维修等千行百业。大会期间,国家工业母机产业投资基金分别与京津两地工信部门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约定要建立长期合作机制,促进工业母机产业集聚升级。

  5月15日,西安工业大学傅妍芳教授团队近日通过人工智能实现仿真想定的自动生成。传统指挥员48小时的编排,AI能用48秒重构出1万种可能,AI直接成为各种作战环境、兵力部署、事件逻辑作战策略内容的生产者。这不只是效率的提升,而是对传统人工想定的彻底颠覆。基于此项研究成果,已与相关企业合作完成了基于AFSIM的新一代智能仿真系统。通过融合三大技术,研究团队成功构建了可适配动态战场的智能推演系统,实现了从战术规划到实时决策的全链路能力升级。

  青岛市具身智能机器人生态发展大会于5月14日上午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上,青岛市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战略咨询委员会、产业发展联盟成立。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有关产业人才政策,市政府引导基金与海尔创投共同设立产业基金,为技术攻关、平台建设、人才引育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青岛市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场“一场三区”建设启动,发布一批应用场景,加快构建“全领域覆盖、全链条贯通”的应用生态。

  证监会陈华平在2025年“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活动上表示,证监会始终践行金融为民理念,全面启动实施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抓紧出台深化科创板和创业板改革的一揽子政策措施,进一步增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加力支持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会同各方打好稳市政策“组合拳”,切实推动提升中长期资金入市规模和比例,在稳的基础上不断释放新的发展活力,增强投资者信心。

  5月15日,中国证券业协会组织投资者服务与保护专业委员会修订发布。修订后的内容衔接的要求,涵盖调解工作全流程:在规范调解工作方面,明确调解在党的领导下开展,秉持公平公正、中立及可调尽调原则,建立失信惩戒机制,进一步提升行业调解公信力。在健全调解机制上,完善受理、调解程序、监督等多方面制度,明确当事人权利义务,保障调解有序进行。此次修订发布是推动证券行业纠纷调解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让调解成为投资者解决纠纷的有力途径,为证券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证监会陈华平在2025年“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活动上表示,依法从严打击证券期货活动,为投资者营造安全的投资环境。证监会按照国务院有关做好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作的要求,加快构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体系,从严打击虚构业务、滥用会计政策等恶性造假行为。坚持追“首恶”,加大对造假公司大股东、实控人等直接责任人员的查处力度。从严从快惩治违规减持,特别是绕道减持、变相减持等扰乱资本市场秩序的行为。集中力量打击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严重侵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行为,重拳整治非法荐股等活动。

  5月15日,证监会发布。从严监管募集资金用途改变和使用进度缓慢。第一,明确募集资金用途改变的情形,包括取消或者终止原募投项目而实施新项目或者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变更募投项目实施主体或实施方式等,在此基础上强调擅自改变募集资金用途适用的罚则。第二,强调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他关联人不得占用募集资金,上市公司发现相关情形时应主动进行信息披露,防止变相改变募集资金用途。第三,对于募投项目需要延期实施的,要严格履行审议程序和披露义务。

  5月15日,中办、国办印发,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等支持力度,通过超长期特别国债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支持。中央财政要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地方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推进相关资金整合和5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证监会联合发布。意见提到,依法打击资本违规隐形入股、违规“造富”行为,发行人关于股东、实际控制人的信息披露及陈述内容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对违规约定股权代持、利益输送等行为,人民法院应当依法认定无效,并根据双方过错程度分配责任,同时将违规线索移送相关部门处理。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