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牧业董事长提前辞职!知名外资机构大笔买入,公司股价较底部已经翻倍
更新时间:2025-07-10 19:54:32 浏览次数:

  近期,西部牧业董事长申请辞去公司董事长职务。2024年西部牧业业绩大幅下滑,净利润连续两年处于大额亏损状态。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9月份,西部牧业变更了控股股东,而知名外资机构开始持续买入公司股份。

  西部牧业为何业绩持续亏损?董事长离职对公司经营战略是否会受到影响?知名外资机构为何持续买入?接下来资本眼专栏西部牧业发布了关于董事长离任的公告。该公告显示,公司董事长李昌胜先生因工作调动,申请辞去公司董事长、董事、战略委员会召集人职务。辞职后,李昌胜先生将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值得注意的是,李昌胜先生原定任期终止日期为2026年8月18日。

  2024年西部牧业业绩大幅下滑,实现营业收入为9.38亿元,同比下降16.46%;净利润为亏损1.19亿元,同比下降84.92%。2025年一季度,公司业绩继续承压,实现营业收入1.87亿元,同比下降20.87%;净利润为亏损981.34万元,同比下降129.95%。

  李昌胜先生任职期间,西部牧业的业绩呈现先稳后降的态势。西部牧业2024年公告显示,李昌胜先生于2020年5月27日开始担任公司董事长。2020年至2022年,西部牧业增收不增利,营业收入从8.20亿元增长至13.25亿元,但净利润始终在1000多万元。2023年开始,公司营业收入持续下降,并且净利润持续处于亏损状态。

  
 

  西部牧业主营业务主要由乳制品加工销售、饲料生产销售和牛羊肉加工销售构成,并通过参股部分牧场保留养殖板块布局,保障乳制品的原料奶源供应。从产品端来看,乳制品为公司最核心的产品,2024年占营业收入的比重高达86.28%;其次是饲料,2024年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8.25%。

  西部牧业2024年年报中并未对其业绩持续亏损的原因进行详细说明,乳制品行业供大于求或为公司业绩持续亏损的主要原因。2024年以来,生鲜乳价格走低导致牧场亏损严重,产能持续去化。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原料奶总产量为4079万吨,同比减少2.8%。据东海证券分析,此轮乳制品下行周期从2021年9月开始,原奶价格连续下跌超过3年,行业亏损面超80%。

  西部牧业收盘价为11.20元,市值为23.6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第四季度开始,知名外资机构MORGAN STANLEY & CO. INTERNATIONAL PLC.开始持续买入西部牧业。截至2024年末,该外资机构成为西部牧业第六大股东,持股量为42.52万股,持股比例为0.20%。而在西部牧业2024年三季报中,该外资机构尚未出现在十大股东名单之列。2025年一季度期间,该外资机构进行了大幅加仓,成为西部牧业第四大股东,持股量达到了110.18万股,持股比例提升至0.52%。

  外资机构大笔买入的原因,或许是看好乳制品的周期反转。东海证券分析认为,随着原奶供需格局改善,2025年下半年国内原奶价格有望逐步企稳。目前奶牛养殖全成本仍在生鲜乳价格之上,奶牛养殖企业经营承压,国内生鲜乳产量稳中趋降,国内外奶价倒挂进一步降低进口量,供给压力有望逐步缓解。随着生育补贴、消费券、学生奶推广等各项政策利好的落地,东海证券预计,乳制品需求边际回暖。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