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上,据佛山市顺德区卫生健康局7月24日通报:截至2025年7月23日,我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3317例,主要集中在乐从镇、北滘镇、陈村镇,均为轻症病例。世界卫生组织专家22日就蚊媒传播疾病基孔肯雅热发出警告,目前119个国家和地区发现传播情况,约550万人面临风险,并且可能出现大范围疫情。
当前疫苗行业行业基本面仍然面临一定的业绩压力、价格战和政策扰动,但长期增长驱动力仍相对清晰,基于政策、技术迭代、全球化进展以及行业需求等因素共同驱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跟踪和关注。
短期维度:
事件催化层面,一方面,关注疫情扩散情况等事件催化及情绪波动,北半球夏季蚊媒活跃,若基孔肯雅热继续向温带扩散,或触发二次行情。另一方面,相关公司近期即将进入中报业绩披露期,关注行业价格压力情况、在研项目进展速度,以及企业经营效率是否有改善,若超预期也可能成为基本面催化。
政策层面,聚焦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显著但超出“保基本”定位的高价药品,该目录与基本医保目录同步调整,预计将于10~11月正式公布。根据机构研究,过去进入医保的创新药平均销量增长达300%,峰值渗透率提升至非医保品种的5倍。此次双目录机制落地后,肿瘤疫苗及多联苗等高价值品种有望借助商保支付支撑,进一步突破价格瓶颈,加速市场渗透与临床普及。
中长期维度:
技术层面,关注技术创新驱动产品迭代。我国肿瘤疫苗研发处于起步阶段,潜力巨大,mRNA技术平台加速推进,成本低、开发周期短,有望扩展至呼吸道病毒和肿瘤疫苗等领域。此外,若重磅新品种上市,如带状疱疹疫苗、RSV疫苗、新型PCV疫苗等,有望提升防护边界。
全球化层面,根据湘财证券分析,一方面,疫苗企业主要市场普遍在国内,国产替代以及技术迭代的增量空间依然较大;另一方面,海外市场中,“一带一路”国家是疫苗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市场。长期而言,基于创新力的产品力仍是企业竞争的核心,关注头部企业海外布局进展,WHO-PQ认证有望继续推动国产疫苗出海,中国疫苗头部企业的国际化突破不仅关乎市场扩张,更有望打开长期增长空间,通过收入多元化和供应链韧性,分散国内集采风险。
长期需求层面,老龄化及人们对生命健康重视程度的提升驱动成人疫苗需求。中国50岁以上人群超300万带状疱疹病例,流感苗渗透率仅3%,HPV苗渗透率约12%,重点人群接种率不足5%。此外,伴随人们对健康安全重视程度提升,接种意愿长期有望增强,WHO推荐目标接种率75%,支撑长期需求。
综上所述,本轮上涨是事件催化、筹码与资金驱动等多种因素驱动的结果,短期建议关注疫情进展、政策推进节奏,中长期跟踪技术平台迭代及全球化拓展进度。疫苗ETF跟踪的是疫苗生科指数,该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从沪深市场中选取涉及疫苗研发、生产及相关生物科技服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疫苗与生物科技相关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该指数聚焦于生物医药行业,尤其是疫苗领域,成分股覆盖了从疫苗研发到生产的全产业链企业,具有较强的行业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