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行业整体承压下 智飞生物半年报释放战略定力与转型伏笔
更新时间:2025-08-20 14:08:34 浏览次数:

  今年上半年,中国疫苗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疫苗龙头企业智飞生物在半年报中坦言:“受民众接种意愿下降、市场需求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公司主要产品的市场推广工作未达预期。”这一表述揭示了整个行业面临的困境。

  然而,在行业寒冬中,智飞生物展现出了难得的战略定力。当许多企业被迫削减开支时,公司研发投入却逆势增长11.47%至6.35亿元。处于上市审评阶段的四款产品中,15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尤其值得关注。该疫苗针对亚洲人群流行病学特点优化设计,有望填补国内高价次肺炎疫苗市场空白。

  同时,面对疫苗市场的周期性调整,智飞生物的战略转型正在悄然加速。2025年3月,公司通过增资控股宸安生物51%股权,标志着其正式从单纯的疫苗企业向“预防+治疗”综合型生物制药平台转型。

  这一布局恰逢其时。2025年上半年,司美格鲁肽登顶全球“药王”宝座,而宸安生物的产品线已蓄势待发。

  疫苗行业身处结构性困境 智飞生物逆势加码研发投入

  2025年上半年,疫苗行业的集体困境达到了阶段性高峰。

  从已经披露的2025年第一季度各家疫苗企业的业绩来看,国内主要疫苗企业的业绩均出现20%以上的大幅下滑,整个行业都面临着“需求断层”的严峻挑战——这种市场萎缩源于多重因素叠加:后疫情时代民众对常规疫苗接种的忽视、“疫苗犹豫”现象在社会层面的扩散,以及此前数年HPV疫苗市场过度透支后的自然回调。

  可以说,疫苗行业的困境是结构性、多因素交织的结果,短期内难以依靠单一政策或市场调整实现逆转。

  在整体触底的行业背景中,智飞生物业绩承压。然而,在看似黯淡的财务数据背后,智飞生物正通过一系列战略性布局展现其作为行业龙头的韧性——研发投入逆势增长11.47%至6.35亿元,这一金额甚至超过了其自主产品的营业收入。这种“逆周期”加码研发的策略正在构建公司未来的核心竞争力。目前智飞生物拥有34项自主研发项目,其中21项已进入临床试验或申请注册阶段,形成了业内少见的多层次产品梯队。

  肺炎疫苗矩阵是这一研发战略的典型代表。15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已提交生产注册申请,其覆盖的血清型特别针对亚洲人群流行病学特点优化设计;26价肺炎疫苗则在澳大利亚启动I期临床,成为国内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价次最高的肺炎结合疫苗,为公司深化国际合作、推动自有产品国际化奠定坚实基础;再加上已上市的23价多糖疫苗,智飞生物正在构建覆盖全年龄段、不同价次的肺炎疫苗全产品线,未来可在市场竞争中形成显著的协同效应。需要强调的是,肺炎疫苗作为全球市场规模最大的疫苗品类之一,其需求波动远小于HPV疫苗,能够为智飞生物提供更稳定的收入基础。

  创新型疫苗的突破同样值得关注。福氏宋内氏痢疾双价结合疫苗在孟加拉国开展Ⅲ期临床试验,这是全球研发进度极快的细菌性痢疾疫苗,有望填补发展中国家痢疾防控的空白。该疫苗若成功上市,不仅具有显著的社会价值,也将为智飞生物打开一个全新的增量市场。同样处于临床Ⅲ期的还有组分百白破疫苗,其采用单独纯化的百日咳有效组分,质量更为均一,且瞄准了国内空白的青少年及成人市场。

  这些研发成果的取得并非偶然,而是源于智飞生物多年来构建的系统化研发体系。逆势加码研发投入是一家企业的底气也是定力,使公司能够在行业低谷期依然保持管线推进的节奏,为未来的产品周期奠定基础。

  长期价值修复 构建“预防+治疗”双轮驱动模式

  国际化战略的深化是智飞生物应对国内市场低迷的另一重要举措。

  公司正采取“双轨并行”的出海策略:一方面推动已上市产品在海外注册,23价肺炎疫苗已获得菲律宾GMP证书,结核诊断试剂宜卡在印尼获批上市;另一方面以“临床先行”模式推进创新产品国际化,如在澳大利亚开展26价肺炎疫苗I期临床。这种策略既考虑了短期收入需求,也兼顾了长期市场培育,显示出公司国际化布局的系统性和渐进性。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兴市场的深耕。智飞生物选择在孟加拉国开展痢疾疫苗Ⅲ期临床,在菲律宾、印尼等结核高负担国家推进产品注册,这些地区不仅是疾病负担较重的市场,也是中国疫苗企业具有相对优势的区域。通过与当地机构合作,公司正在构建区别于欧美巨头的差异化国际路径,这对其长期全球化竞争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3月,公司通过增资取得宸安生物51%股权,这一举措标志着其正式从单纯的疫苗企业向“预防+治疗”综合型生物制药平台转型。宸安生物聚焦糖尿病、肥胖等代谢类疾病,其管线布局恰好踩中了全球医药市场最热门的赛道——GLP-1类药物。

  GLP-1赛道的战略价值在2025年得到了充分验证。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上半年全球销售额达166.83亿美元,登顶“全球药王”宝座,仅中国市场就贡献了5.5亿美元。在这一背景下,宸安生物的产品管线具有显著的想象空间:利拉鲁肽注射液已提交上市申请;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完成Ⅲ期临床;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正在进行Ⅲ期试验。公司还建成了年产能3000万支的制剂生产基地,为未来商业化做好了准备。

  布局治疗性生物制品为智飞生物提供了对抗疫苗周期波动的战略缓冲。疫苗业务受政策、公众认知等因素影响较大,而治疗性生物药的需求则相对稳定。

  更重要的是,GLP-1类药物目前正处于适应症拓展期,从糖尿病、肥胖症向MASH、阿尔茨海默病等领域延伸,市场天花板持续抬高。智飞生物通过控股宸安生物,不仅获得了即时的产品管线,更关键的是建立了在治疗性生物药领域的研发和产业化能力,为长期发展打开了新的增长空间。

  行业低谷终将过去,公共卫生的重要性不会因短期接种率波动而改变。随着公众健康意识回升和政府免疫规划推进,疫苗需求有望逐步恢复。而智飞生物在此期间构建的研发优势、治疗布局和国际化能力,将使其在行业复苏时占据更有利的竞争位置。

  短期来看,15价肺炎疫苗的获批上市将验证公司自主创新能力;GLP-1类药物的进展则关系到治疗业务的突破;海外注册产品的放量可能带来边际改善。这些节点都有可能成为公司价值重估的触发因素。

  长期看,智飞生物正在构建的“预防+治疗”双轮驱动模式,使其区别于传统疫苗企业。疫苗业务提供稳定现金流和广泛的市场覆盖,治疗业务则打开成长天花板并平滑周期波动。这种业务组合在生物制药行业中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

推荐图文

  • 带传动的类型带传动在工业设备以及家用电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实...>>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