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专注于消费健康的赛道,致力于在中国培养主动健康的意识。”赫力昂中国副总裁傅悦接受本周,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厦门举办。英国作为本届投洽会的主宾国,派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代表团前来参会。
赫力昂是一家总部位于英国、专注于消费健康领域的跨国公司,其前身为葛兰素史克消费保健品业务部。芬必得、新康泰克、钙尔奇、舒适达等在中国耳熟能详的药品品牌均来自该公司。值得关注的是,今年6月,赫力昂完成对其合资企业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原中方持有剩余股份的收购,中美史克正式成为赫力昂全资控股的子公司。
如何看待中国大健康消费领域的潜力?公司全资收购中美史克制药的目的何在?如何看待中国OTC市场的发展潜力?
围绕这一系列问题,傅悦在投洽会期间受访时,对
傅悦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在中国提出了主动健康的理念,鼓励消费者采取更加主动的行为,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包括了解什么是科学的健康知识,这种健康知识能帮助消费者进行科学的判断。与此同时,我们还致力于帮助消费者建立良好的行动力,包括如何控制自己的饮食、如何使用合适的药品等。
从大健康消费的角度来看,中国有超14亿人口,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都会关注自己的健康,整个庞大的消费人群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当然,这个巨大的市场并非一成不变。我们发现,当消费群体的身体状况发生变化之后,个性化的消费诉求会变得更高。因此,一种产品能否在不同场景、不同状态下满足消费人群的需求,就显得十分重要。
近年来,消费者的健康意识正迅速增强。作为外资企业,我们非常愿意看到这种现象,相信这也是中国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的重要表现。
在产业链合作方面,赫力昂在中国国内有自己的工厂。目前,赫力昂在中国国内的自给率处于很高水平。当然,我们也期望在全球化布局过程中,一些好的产品通过供应链可以进入中国市场。
我们也正在考虑如何与中国的工业体系进一步融合。比如药品的包装,药品前期的研发和后期的测试等,这都是产业链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公司在天津还是苏州的工厂,都已经运营了三四十年,我们已经深度融入了中国生命健康、化学及医药类的行业链条中,也就是所谓上下游的生态圈。
另外,我想重点提到的是,中国电商直播渠道的拓展与他国不同,有着十分丰富的经验。中国在电商领域的监管远远强于其他国家,海外有些国家甚至都没有专门针对电商的监管体系。
既然中国在这一领域走在世界前列,有没有可能把中国经验推广到海外?对于外资企业而言,这同样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跨国企业的经营,不仅仅是单向赋能,而是要双向赋能。
赫力昂作为医药体系中的一家链主企业,如何在OTC这一品类里发挥更大的作用?从生态角度来说,带动天津以及北方的一些企业共同合作和发展,就显得十分必要。
我们希望在非处方药领域,结合对天津中美史克的长期投资,能够更进一步在研发、供应链、生产、进出口等各个方向来共同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你会发现,无论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说明书和包装标签都遵守同样的设计原则,内容完整且专业。对于处方药而言,有医生指导用药。但对于广大老百姓用于自我药疗、可自行购买的非处方药,过于专业的内容是否便于老百姓判断呢?
我个人认为,可以通过在包装上加大产品的品牌和适应症等关键信息,这样更适合老百姓的判断和选择。
聚焦OTC领域,我个人建议:考虑到非处方药品具有消费品和药品的双重属性,应该考虑给OTC产品更多松绑的可能性,包括药品丰富度、多样性、剂型、口味等,我认为这些都是契合市场需要的。
国家医保局围绕集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比如适度竞争、不追求最低价等。这意味着,国家在持续优化这一流程。我认为对于医药行业而言,这是一个逐步规范和有序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