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4908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
在三季度承压的背景下,四季度主要经济指标为何能够迅速回升?如何看待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2025年,扩内需的主要抓手在哪里?
针对这一系列问题,
2024年四季度经济增长表现超出预期
祝宝良 具体来看,2024年一季度延续2023年的恢复态势,经济增长速度达到5.3%。从2024年3月份开始,随着基数效应消失,经济增长速度开始减缓,2024年二、三季度经济分别增长4.7%和4.6%,前三季度增长4.8%。
我认为2025年中国经济保持5%左右的增长目标应该不会有大的调整。当前,实体经济增长的速度是快于GDP增速的,我们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其次,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形成的巨大需求缺口尚难以弥补。2021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约为18.2万亿元,2024年新建商品房销售额为9.68万亿元,跟峰值相比还存在超过8万亿元的缺口。我国房地产业加上建筑业占GDP的比重接近14%,再加上关联产业,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程度还很高。
而谈到今年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体现在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化,突出表现在产业链、供应链完整齐全,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数字经济、绿色产业、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迅速发展,新经济增长动能不断增强。
另外,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空间也很大,比如中央财政债务率低,有较大的扩张余地,货币政策扩张潜力也比较充足。
今年扩大内需的支撑点在于服务性消费
我们预测,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增长5%左右,而服务消费零售额有望增长6%左右。今年扩大内需的支撑点在于服务性消费。为此要更大力度提振服务消费,服务消费不仅可挖掘的潜力大,而且和居民收入也有很高的关联度。大力提振服务消费,能够带来更多就业并提升相应的收入。
我们应当意识到,房地产价格调整、股市下跌对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带来比较严重的收缩效应,居民消费更趋谨慎,储蓄动机也会增强。而当去年9月一揽子增量政策出台之后,A股总市值在9月末较短时期内大幅增长近10万亿元,马上就产生了财富效应。我们曾经测算过,居民持有的股票每上涨100元,就会拿出约7元钱来消费。在增长的近10万亿元市值中,除开企业持有的股份,假设个人持有的约为5万亿元,那就可能多出来约3000亿元的消费。
预计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有望收窄
我们曾计算过,去年以来,城市边际消费倾向是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大家把钱储蓄在了银行。据测算,去年城镇居民大概多储蓄了1.2万亿元,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整个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并没有达到2019年的水平。这说明,接下来提升消费信心同样十分重要,要让大家有信心去消费。
2024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10.6% 我们预计,2025年房地产开发投资的降幅,有望从2024年全年的下降10.6%,收窄到下降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