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出原产权面积部分的价格没谈好?居民自筹4.7亿元的老旧小区浙工新村更新“样本”陷入僵持
更新时间:2025-04-11 20:23:43 浏览次数:

  浙工新村62-68幢、72-76幢、77幢共13幢危旧房被纳入改造范围,涉及548户居民,整体更新费用约5.3亿元,其中居民自筹资金约4.7亿元,其余资金由政府部门本身就要用到老旧小区改造上的专项资金解决,从而达到收支平衡。

  参考旧房征迁的价格体系,业主承担的改造费用为1350元/平方米,扩面价格为34520元/平方米,车位22万元/个。业主们如果选择不扩大原本房屋面积,75平方米左右的旧房,改造费用大约10万元。

  按最多能扩大20平方米来算,一套原来75平方米左右的旧房,最终可改建成95平方米左右的新房,花费约80万元。如果再买一个车位,总花费约100万元。

  也就是说,每户居民自掏腰包的费用约10万~100万元。

  浙工新村位于杭州市拱墅区朝晖街道,靠近武林中心西湖文化广场,南邻浙江省人民医院,北侧一路之隔是浙江工业大学,东边是拱墅区体育中心,距离杭州东站、西湖景区约4公里,地段较为优越。

  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浙工新村,在经过原拆原建后,将完成老旧危房向全新小高层的蜕变。

  此前,“浙工新村居民自掏腰包出资4.7亿元重建小区”登上热搜之后,成为杭州各个高龄小区最羡慕的拆迁样板。

  事实上,浙工新村的样板要全面推广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容易,这批“C级危房”戴上帽子也已超过10年了。

  杭州拱墅区政府官网显示,浙工新村城市危旧房有机更新项目坚持了居民适度投入、政府普惠政策补贴原则,算好经济账。在对照周边二手房、次新房小区价格基础上,合理确定扩面价格及车位价格,破解城市危旧房更新中资金平衡难题。

  “整个过程中困难太多了。”杭州市拱墅区负责浙工新村相关业务的某负责人由衷地说。对于集资出钱的问题,据该负责人介绍,“居民选择不扩面积也可以,方案里有相应的房型可以选择,大家基本都选择了适当扩大面积,很多老人的子女还是愿意出钱资助父母改善居住环境”。

  浙江工业大学中国住房和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范建双公开表示,因为这个项目突破了很多原有的政策框架,政府需要承担很多风险,未来要想大规模推广这种模式,要想激发政府的意愿,要在上位法上给予保障。不然的话,很多政府一看这种模式虽然好,但是一旦参与会存在潜在的法律风险,那么最后没有参与的意愿和动力。

  可以确定的是,老旧小区自主更新是未来的趋势。

  2025年3月9日,住建部部长倪虹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3月25日,杭州举行新闻发布会。作为浙江省首个获批的城市更新专项规划,为杭州城市更新划定了近远期分阶段目标,即近期至2027年,探索建立常态化体检、系统化谋划、片区化实施、项目化推进、一体化运营的可持续城市更新模式,率先形成一批示范效应显著、可、可推广的标志性成果;远期至2035年,健全完善城市更新政策法规与工作机制,打造在全国具有显著影响力的城市更新范例,全面赋能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

  房产整合自界面新闻、

推荐图文

鄂ICP备2024040700号-2
武汉砺行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数据源自网络仅供参考